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3-01 16:11:4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裴琳 记者 郑亚雷)近日,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了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此项技术为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标志该院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水平不断赶超,开启永久起搏器植入微创无线的新阶段。
患者为87岁高龄男性,2月21日在外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因病情危重,联络胸痛中心人员转入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在该院通过绿色通道行急诊PCI手术,成功实施心脏冠脉再灌注治疗。术后返回CCU病房,1天后患者出现严重心动过缓,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情况,询问患者及家属,既往有晕厥,心动过缓和病吃窦综合征等病史,外院多次建议行起搏器治疗,因高龄和基础病情等因素未做治疗。该院心血管内科吴晓鹏主任医师查房后表示,目前处于急性心肌梗死高危期,心肌损伤加重心律失常病情,随时会引起心脏停搏,生命危在旦夕!告知家属病情后,先紧急植入临时起搏器治疗;同时经抗栓抗凝,稳定斑块,改善心衰等药物治疗后患者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等症状逐渐好转。5天后,患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情无好转,出现起搏器依赖.心血管内科王选琦主任,吴晓鹏手术团队进行病情及治疗方案讨论,因患者为高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既往有晕厥,心动过缓和病窦综合征等病史,符合永久起搏器植入指征;目前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宜行传统起搏器治疗,出血风险大,其他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大,建议行无导线起搏器治疗方案。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详细告知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获益与风险,患者家属理解和考虑实际情况,同意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2月29日下午,经过仔细全面的术前准备,充分的手术应急预案,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团队王选琦主任,吴晓鹏主任医师、王崇振副主任医师,仇俊玲主治医师等在局麻下为患者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在介入导管室人员全力配合下整台手术耗时约半小时,术后监测起搏器工作各项起搏参数理想,无不良反应。术后1天即可活动,病情恢复良好。这也是该院高龄、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和无线永久起搏器植入术首例联合应用,进一步提升心血管内科(省级重点专科)的救治能力。
吴晓鹏主任医师介绍,无导线起搏器是心脏起搏领域近年来一大新突破,体积仅有维生素胶囊大小,重量仅约2克,兼容1.5T和3.0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可以智能感知心房信号,让更多心动过缓的患者,实现生理性的房室同步起搏,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优点是不需要经静脉的导线,无囊袋、无切口、无伤疤、无束缚,适合高龄、合并多种疾病、入路静脉闭塞、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皮肤疾病、抵抗力低下、肩部活动严重受限、体型瘦小等患者,让更多的心律失常患者能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