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信贷支持创新高 高歌奋进开新局

2024-02-28 15:20:46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通讯员 徐佳茜 记者 任军)2023年,略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联社)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以打造“专心银行、贴心银行、良心银行、放心银行”为己任,实现了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共生共长。至2023年12月末,累计发放当地贷款9.95亿元,其中累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28亿元,累放小微企业贷款1.7亿元,累放城乡居民贷款6.97亿元,有效解决了县域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展现了本土银行应有的责任担当。

明方向,提升金融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三农”工作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金融工作和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己任,以提升人民群众金融可得性与满意度为目标,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金融力量。

强党建,夯实服务强硬实力。坚守“党管金融”根本原则,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和相关产业链企业的沟通对接,聚焦域内生态保护类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各类金融服务力度,在加快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贡献农信力量。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党建+金融”服务模式,与县委组织部签订“党建+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与145个村级党支部签订合作协议,逐村成立“党建+金融”工作队,组建完成三支队伍,建成高标准社区综合型金融e站1个,乡村振兴金融e站13个,丰富高质量金融供给,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勤对接,高效助推“三个年”。印发《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实施方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若干措施》,党委挂帅完善组织架构,躬身入局定期会商研判,按季召开银企座谈会,提高融资对接效率、中小微企业获贷率、首贷率和信用贷款比率。持续强化县域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将信贷资源向重点项目、优势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倾斜,建立重点项目贷款绿色通道,按照优先受理、快速审批、简化流程的原则,从“专营网点、专属产品、专门审批流程、专业客户经理、专场银企对接”五个方面,建立重点项目融资限时办结机制,解决项目“融资难”和“钱等项目”等问题。2023年累计发放辖内重点项目贷款1.02亿元,2023年二季度被县委、县政府评定为招商引资工作优秀单位,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评定为“好等次”。

新产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突出基层党建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民之大事”,坚定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实施《2023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要点》,持续开展“进万家万企门 知万家万企情 解万家万企难”等活动,紧抓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传统线下服务向线上数字化服务转变、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三个维度,奋力实现与略阳地方经济同频共振、协同发展。常态化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需求摸排工作,对有资金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脱贫人口实现“应贷尽贷”,助力脱贫人口增收致富。至2023年末,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余额3.29亿元,占县域总量的99.95%,坚定的履行了社会责任,在汉中市2022年金融机构支持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

强普惠,金融润泽小微发展。针对民营小微企业推出流动资金、固定资产、三秦农担贷、三秦融担贷等20余种信贷产品,全面提供短期与长期、线上与线下、信用与担保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支持,积极推广政银担业务,综合运用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创新担保方式,打好“普惠式纾困+直达式支持+滴灌式帮扶”组合拳,有力有效推动民营企业扩增量、提质量。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等规定,不对各类市场主体信贷融资约定提前还款或延迟用款违约金,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作用,按照利率定价指导意见,通过差异化定价进一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让利空间,新增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连续多年下降,减费让利政策已经贯彻落实到位。至2023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94亿元,支持小微企业的户数达到1583户,2023年净增259户,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41个百分点,承担各类评估费、抵押登记费18.64万元。

耕“三农”,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以“进、知、解”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大调研”活动,成功创建信用村64个,信用镇5个,农户建档35379户,个体工商户建档349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525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档92户,综合建档率85.77%,授信总金额达到12.03亿元。围绕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支持力度,研发“一县一策”首位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业专项贷款产品,推出“县域特色农业产业贷款”等信贷产品,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2023年末普惠型涉农贷款净增1.17亿元。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坐商”转“行商”为依托,真正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近三年累计发放线上贷款19.87亿元,现余额3.64亿元,占实体贷款总额的25.19%,让数字金融惠及更多群众。

谋创新,科技赋能服务升级。构建开放创新、跨界融合的场景金融生态圈,为县域内多所学校量身定制打造校园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智慧校园项目,拓展26户校园内缴费场景,覆盖全县各大乡镇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智慧校园”体系基本建成。积极配合地方财政“一卡通”管理改革,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卡7.53万张,其中社保卡5.33万张,各项惠农资金均按规定发放到受益群众账户中。在140个村(社区)设立“金融e站”助农服务点,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村即可完成查询、存取款、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打造形成机构网点“乡乡通”、助农服务“村村通”、线上服务“户户通”的“三通”格局。2023年累计办理业务8.73万笔、交易金额1.1亿元,提供账户查询服务6.34万笔,累计服务客户数3.3万人。

稳字当头,坚守风险防范底线。坚持“求质不唯量、求难不求易、求实不务虚、求稳不贪大”经营理念,扛牢主体责任,把防控风险作为经营管理工作的永恒主题,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合规体系,持续做好新形势下金融风险研判和管理。严格执行信贷标准化管理,切实加强信贷风险管控,不断加强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结合监管新规和联社工作中的重点领域,持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对风险实现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同时,建立长效机制,积极稳妥化解处置存量风险,严控新增风险,着力防范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把握时间节点、步骤时效,扎实稳妥化解存量风险,坚决打赢不良贷款清降的攻坚战,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不良率严格控制在监管线以内,资产质量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在新时代金融使命的召唤下,联社将以更加稳健的姿态、更加坚实的步伐踏上新征程,持续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牢牢把握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使命,全力担起与县域经济“同呼吸、共命运”的重任,以金融活水灌溉经济“良田”,服务重大战略、润泽经营主体,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略阳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农信力量”。

责任编辑:han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