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杨陵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2024-02-20 11:40:3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文/图)2月20日,杨陵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来自杨陵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们肩负人民重托出席会议,依法履行职责。

img1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杨陵区委书记李函,杨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冠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朝喜,区政协主席梁战昌参加会议。

在区的省、市人大代表;不是代表的区级领导;出席政协杨陵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双管单位、区级有关部门、各人民团体及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列席开幕会。

本次会议应到代表174人,实到代表156人,符合法定人数。

9时整,主持会议的李冠明宣布:杨陵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李朝喜代表区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3年工作回顾;二、2024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三、2024年重点工作。

李朝喜在报告中说,2023年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我们经受考验、砥砺奋进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经济恢复的波浪曲折和风险挑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要求,高效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示范区“1155”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聚力攻坚抓项目、兴产业、保民生、优环境,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23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7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36亿元,增长6%,增速位居全省第四。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757元和18660元,分别增长5.6%和8.7%,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六和第一。

报告从5个方面概括了2023年的主要工作:坚持抓项目、扩投资、添动能,经济大盘更加稳固;坚持抓产业、固根基、提质效,乡村振兴推进更加扎实;坚持抓基础、重管理、提品质,环境优势更加明显;坚持抓实事、重治理、强保障,群众福祉更加殷实;坚持抓作风、提效能、树形象,自身建设更加有力。

关于2024年的工作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李朝喜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示范区2024年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扎实落实“三个看杨凌”要求,加快建设“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中继续进位。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9%。

李朝喜指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紧盯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增强政策协同性有效性,筑牢守稳安全发展底线。报告从6个方面部署了2024年的重点工作:以产业项目为支撑,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实体经济为突破,着力促转型强拉动,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以示范引领为目标,着力强基础提质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以城市更新为牵引,着力抓建管重内涵,展现综合环境提升新形象;以人民满意为追求,着力保民生增福祉,共享社会事业发展新成果;以强基固本为导向,着力强化自身建设,展现政府履职服务新效能。

李朝喜在报告中表示,将坚持高度自觉的政治引领,强化依法履职的执政理念,提升担当实干的效力效能,弘扬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以实干实绩彰显效能政府建设成效。

李朝喜在报告最后说,一年春为首,万事行为先。在省委、省政府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以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要勠力同心、埋头苦干、创新巧干、奋进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杨陵新篇章!

开幕大会还进行了五项议程:书面报告杨陵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杨陵区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杨陵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和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说明,通过了《选举办法(草案)》《杨陵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满意度测评和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投票表决办法(草案)》。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