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何止秦俑—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展览今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

2024-01-31 19:48:45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郭璟霖)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何止秦俑——秦陵苑囿之K0007陪葬坑”展览将于2024年1月31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开展,展期3个多月,自2024年01月31日至2024年05月05日。

20240131194947219-34-3b506.jpg_scale.jpg

展览以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为基础,以青铜水禽为重点,展出的57件展品来自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两家收藏单位,包含别具一格的陶俑,鲜活灵动的青铜水禽,其貌不扬的锈块以及残缺的脚掌……共同讲述了K0007陪葬坑不同于秦兵马俑军事题材的文化内涵,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秦人精神文化世界,概括而鲜明的表达了秦始皇帝陵何止秦俑,秦文化何以强大……

20240131195045377-20-5b910.jpg_scale.jpg

20240131195043910-11-f8193.jpg_scale.jpg

20240131195043058-49-5b51b.jpg_scale.jpg

展览从三个方面,即水禽出“水”、匠心独运、片羽重辉讲述了K0007陪葬坑巧思的借景式的设置,独创性的内部水环境的营造,重点介绍了精巧细思的青铜水禽的工艺技术,凸显秦文化的多彩性和工艺技术的创新性。

第一单元,水禽出“水”,通过水禽坑的发现、建筑、别样的陶俑,灵动的水禽说明它位置的设置、内部建筑结构的营造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的关系,以及水禽坑的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匠心独运,从其基体材料、铸造工艺、彩绘装饰以及造型艺术方面,展示青铜水禽精巧细思的工艺技术,突出其特殊性、创新性以及秦人超乎想象的审美潜质及强大的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片羽重辉,从保护、修复、重现说明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将残破的文物恢复其结构的完整性和艺术的完美性,并且使其重获新生。

20240131195114859-43-d81aa.jpg_scale.jpg

20240131195114941-1-ecdb0.jpg_scale.jpg

最后,以“未解之谜”,引发思考,促进学者们对秦文化研究的重视与深入。

展览在形式设计上颇费心思。整体以白色为基调,少量运用水禽的铜绿色,整个展厅干净、简洁。采用留白手法,更突出鲜活灵动的圆雕水禽。空间布局巧用了水禽坑的文化元素,采用水的蓝色,鸟展翅的形状来设计,用水声、鸟鸣营造氛围;选择水纹灯模仿水禽生活的波光粼粼的水环境;利用媒体弥补单纯文物展览的不足,运用霍格沃兹魔法墙、电视触摸屏等展示手法,补充了文物背后的内容,延伸了历史文化信息;展示中,打破了历史与科技的界限,注重观众互动,用翻版拼图,3D打印的展品,观众可以手动参与与修复,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感,在“润物细无声”中使观众体会历史文化魅力。

20240131195136857-14-86c96.jpg_scale.jpg

20240131195137793-32-5b34a.jpg_scale.jpg

通过举办展览,我们将更多的历史文化分享给观众,增强人们的历史自豪和文化自信,使文化遗产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