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坚守政法初心使命 绘就平安汉滨画卷

2024-01-17 23:32:0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 (张春丽 记者 李孝华 )安康市2023年度平安建设满意度99.59%,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8个百分点,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这一喜讯传来,作为安康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汉滨区通过一组数据显示,也算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23年汉滨区全年治安、刑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1%、39%,公众安全感连续4年持续保持高位,荣获首批平安银鼎;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26起,同比上升35.5%;有力提升预警劝阻工作成效,止付4.2万笔6.02亿元,冻结1250笔4299.1万元。

多方联动同向发力,综治中心搭起“便民桥”

“在外地务工遇到纠纷被辞退,官司打不赢怎么办?”汉滨区县河镇邹女士在镇干部的陪同下来到汉滨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寻求帮助。

“孩子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我都快抑郁了!”汉滨区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室接待了一位面露疑惑的中年人。

汉滨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也是汉滨区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这里集法律援助、信息研判、综治、信访、矛盾调处、心理咨询等多项功能于一体。遇到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可以及时集中调度相关职能部门快速响应、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区建成415个综治平台,2023年,1815名网格员累计上报处理事件125750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47起,网格治理效能切实发挥。

20240117233607194-70-efd2d.jpg

近年来,汉滨区紧盯指挥调度、风险研判和矛盾化解三项基本功能和八项职能,充分依托区、镇街、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化运行,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并轨运行,构建自下而上发现解决问题隐患与自上而下受理办理群众诉求相结合的“双轴并行”工作体系,积极推动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治联创,推动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管、基层平安联创。检察12309、劳动争议、妇女儿童维权、法学会、公安、信访、司法等团队,以轮驻或云驻方式入驻综治中心并高效运转,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配合协调机制得到不断完善规范。

以政治安全为要,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汉滨培新小学开设了一堂生动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工作人员结合反邪教等有关现实案例进行讲解,倡导全体师生共同筑牢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9月8日,汉滨区县河镇红升社区人头攒动,汉滨区“反邪教警示教育进乡村”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此次活动是汉滨区平安法治宣传教育暨持续深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六进”系列宣传活动的开端。

20240117233345281-1-4cba9.jpg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近年来,汉滨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扛牢首要责任,全力以赴抓好社会大局稳定,切实筑牢平安陕西的东南屏障。扎实开展维护政治安全“九大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反奸防谍、打暴恐、反邪教等重点工作,坚决守住暴恐案事件“零发生”底线,反恐怖工作年度考核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一,重点目标单位分类定级工作经验在全省反恐业务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反邪教警示教育视频《一念之间》荣获陕西省“反邪教警示教育进乡村”视频展播第四名,《铁肩担道义 真情能致远》反邪教人员教育转化做法在全省反邪教“4.10”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深化诉源治理,“枫桥经验”在传承中发展

近日,在汉滨区人民法院与汉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密切配合下,成功化解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涉案双方在区人民法院速裁庭共同启动司法确认,汉滨区人民法院现场作出了首份人社部门调解后的司法确认裁定书。调解达成当日,案涉赔偿款92550元全部兑现完毕。

据悉,2023年,汉滨区人民法院以全省开展的诉源治理工作为契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调立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以诉源治理推动执源治理,以强化源头治理真正控制案件增量。上述案例,仅是该院“诉源”“执源”一体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汉滨区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探索出“人社调解+司法确认”诉源治理新模式,把大量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2023年全区诉前调解成功案件5111件,成功率75.03%,全区万人成诉率57.65%,发出司法确认174件,有效巩固诉前调解成果,确保各类矛盾纠纷见之于早、防之于小、解决在萌芽。

近期,记者在五里镇走访时,五里司法所正接待农民工王某在工地不慎受伤导致骨折,因赔偿金问题与企业发生纠纷。五里镇政法委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召集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相关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胡某展开调解,通过“背靠背”调解等形式,仅仅两个多小时就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五里法庭及时进行司法确认,成功化解纠纷。“多亏了你们的耐心调解,免得我们伤了和气!”王某说。

基于人民调解的优先性、灵活性、快捷性等性质和特征,汉滨区制定出台《汉滨区人民调解以案定补暂行办法(试行)》等机制文件,每年划拨200万元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基金。五里镇率先响应,结合实际情况,落实以案定补、以事奖补、以绩考补、群众评议、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基层调委会、调解员奖补机制,提高了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性。 镇司法所每季度对各村(社区)调委会申报的调解案件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当事人对调解案件的真实性和满意率,认真研判分析,对没有履职到位的调解员,不予补贴,实现了资金精准补助,多调多得,变“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以前调解员每月领到手的工资也就一百多,我们社区人多事杂,每周最少入户排查一次,如果遇到难以调解的纠纷,就要跑好几次。现在有了以案定补,比以前好多了,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五里镇五里社区调解员江明溪拿着“以案定补”资金兑补高兴地说道。

彰显司法力度温度,着力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12月12日,陕西某建工公司与安康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工程纠纷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向区法院执行局赠送锦旗,他们高兴的对执行法官说:“感谢法院灵活执行,保障了各方权益,推动企业发展。”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法院的合法查封行为导致被执行公司查封前已实际售出的部分商品房无法办理相关产权登记而引起涉众信访事项。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缜密研判,本着减轻企业诉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围绕争议点组织双方企业座谈协商,耐心向当事人阐法明理,以期在最短时间内化解双方企业的困难,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损失,维护企业正常发展。最终由被执行人提供与申请人债权等值的其他房源作为查封替代物,申请人同意对保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解除查封。至此,被执行人企业解除了困境,申请执行人的权益也得到了保障,双方当事人对本次执行行为表示满意。

20240117233738018-20-5c7b1.jpg

此案只是汉滨区政法部门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中履职尽责、最大限度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助推企业正常发展的一个缩影。2023年,区级政法部门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运用调解手段高效化解涉企纠纷,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推进诉源治理,为打造辖区内高效便民、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区委政法委统筹联动,在创新机制、优化流程、压实责任等方面打好助企惠企“组合拳”,出台《汉滨区政法机关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实施方案》,建立政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打破部门壁垒,汇集强大合力,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区级政法部门结合各自实际,量身打造了一批服务保障措施。区法院建立涉企案件专案专办和快速办理通道,妥善审结涉企纠纷3635件,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区检察院精准聚焦企业法治需求,成立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质效。汉滨公安分局坚持“主动防范”,有效预防、震慑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深化“警民共建一家亲”为民实践活动,推出涉企事项“一窗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区司法局组建中小微企业公益律师服务团队,为70家规上企业配备“法治特派员,围绕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开展法律援助1024件。

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群众心里的一杆秤

“早晨上班我发现摩托车被盗,报案后下午就把小偷抓住了。”从公安机关领回失而复得的摩托车后,家住江北某小区的常先生为民警点赞。

“民警主动上门指导我们加强单位治安防范,还现场宣讲反电信网络诈骗知识,我们感到收获满满。”安康市人民医院负责安保工作的康科长深有感触地说。

汉滨区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集中就着力整治什么问题,采取雷霆手段,发起凌厉攻势,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 

20240117233852160-31-9f8f1.jpg

紧盯“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持续开展“破小案暖民心”行动。2023年共破获各类案件62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8个,收缴涉案资金1300余万元,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300余万元。汉滨公安分局《特征提取+视频溯源追踪一打击盗窃汽车三元催化器案》技战法入选全省优秀技战法,供全省学习借鉴。侵财案件快侦快破、涉案财物快追快返,“破小案暖民心”在汉滨区已成为品牌效应。 

始终把打击矛头对准各类突出涉黑涉恶犯罪,持续推进四大行业领域整治,形成强大震慑力。累计破获九类涉恶刑事案件15起,查结涉黑涉恶线索20条。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9.3%,破案126起,同比上升35.5%。冻结涉案账户1210个,为受害人挽回经济损失5700余万元。打击挽损质效同比大幅度攀升。劝投逼返滞留境外诈骗窝点人员65人,滞留境外诈骗窝点人员同比大幅下降。全年各类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3.4%,破案同比上升30.3%。

夯实生态法治根基,良法善治守护最美青山绿水

“太感谢检察院了,以前这里臭气熏天,经过你们督促整改,现在一片绿,多好啊!”汉滨区流水镇窑头村村民熊守平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欣喜地说。这是2021年区检察院受理流水镇垃圾填埋场污染瀛湖水质案件线索,依法督促流水镇彻底整治该处环境污染问题,2023年回访案件办理效果时老百姓的真实感言。

20240117233647739-95-4a83e.jpg

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整改工作,近年来,汉滨区检察院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摸排河湖“四乱”线索,受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案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推动自然生态修复和保护。着眼于加大汉滨区环境保护力度,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联动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通知》等文件,区检察院与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会签《公益诉讼检察与行政执法联系机制》《“河湖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工作协作机制》,通过构建执法监管责任网格化、综合执法联动协同化等长效管理机制,为保护瀛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组平安汉滨的视频里,学校里有孩子们在快乐地奔跑着、河堤上有老人们跳着欢快的广场舞、公园里有少年们在阳光下开心的合影、大街上有交警奋力推着抛锚的车、小巷里有红袖章不间断的巡逻着、村社里有政法干警在认真地讲述着法治故事……这短短一分钟的视频,生动展现了平安祥和的新汉滨。

正如一位从外地回来务工的青年所说“这几年,治安环境好了很多,生活在汉滨幸福感满满,最想说的就是‘有你们守护’真好!”

责任编辑:李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