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4-01-06 11:09:4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缑青翠)科创成果在这里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外地英才事业上颇获建树,海外游子归乡创业又将成果带出国门……西咸新区已然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在这里一笔一画勾勒属于自己的发展蓝图,人们在创新的基因里昂首阔步向前。
十年来,坐落在两座千年古都间的西咸新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日,我们聚焦人物,从他们鲜活的故事里探一探这座发展理念超前、创新活力迸发、产业要素齐全、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区的新面貌与变化。
一位交大教授的梦想:一朝“唤醒”10年科创“种子”
在交大创新港的办公室里,刘明讲述了自己沉睡在实验室里10年的科创“种子”如何在两年内被充分“唤醒”,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创造无限可能。
作为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一名教授,刘明多年来致力于功能材料、微纳传感芯片及装置等方面的研究,并有所成。
未遇秦创原之前,刘明的科研“种子”已经在实验室里呆了10年。“做梦都想让这颗种子在市场里开花结果。”2021年,陕西省正式成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下简称秦创原)专为转化科研成果而来,让刘明为之一振,他意识到自己多年梦想有望实现。
经短暂考虑,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磁电子”)应运而生,最终落户沣西新城并快速进行生产。“当时不仅获得千万资金支持,引进行业优秀高管补强项目管理和销售团队,并且为产品匹配市场需求带来专项了订单。”刘明回忆到。
如今,最让刘明期待的是距离在创新港不远的秦创原生态科创岛上,专为锐磁电子定制化的12000平米的厂房已经交付,初步预计6月即将投入使用。“届时更大规模、更加自动化的生产就可实现。”刘明说,“新厂房投用以后,学校的日常教学和公司业务研讨都能兼顾。”
根据规划,待锐磁电子首期全部达产后将贡献4亿元年产值和3000余万元税收。公司已获得13项国家级专利,产品实现对日德产品的进口替代,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5G通信等领域。“经过实际调研与对比,用我们的材料价格仅需进口材料价格的20%,所以市场前景也值得期待。”刘明胸有成竹地说。
十年来,西咸新区市场主体增加到72.4万户,科技成果在这里加速孵化转化,创新人才在这里聚集,创新生态体系更加完备,已然成为陕西科技创新的新高地,有效释放了高校院所、企业的创新潜力。
一位外来人才的见证:公司迈入百亿行列
2020年7月底,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华辰)将总部西迁,落户西咸新区。家在南京的陈金也因工作调动来到此地,短短几年,他见证公司迈入百亿行列,自己有了成就感,也在这座变化日新月异的城市里有了归宿感。
中核华辰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主要从事勘察设计、工程咨询等业务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建筑企业,业务遍及20余省区市。“总部西迁是综合布局,我们是经过充分调研和多方比对决定落户西咸新区的。”陈金作为公司科技质量信息化部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对西迁情况与发展布局一清二楚,“公司发展超乎预期,我们已经搬进新的总部办公大楼,营收也是年年新台阶。”陈金如数家珍,“2020年是62.1亿元,2021年是74.89亿元,2022年是90.37亿元;2023年实现百亿跨越。”短短几年,公司迈入百亿行列,让陈金与同事们振奋不已。
中核华辰迁入不久,2021年3月陕西最大的创新驱动平台——“秦创原”横空出世,整个陕西的“创新驱动”进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西咸新区作为总窗口首当其冲,辖区企业与企业家都在“原上”随风而起。陈金也颇有所获,不仅获评为西安市C类人才,还通过秦创原平台精准匹配,与交大教授合作的《面向绿色建筑复杂钢筋数字化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研究课题入选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项目。
据悉,西咸新区与西安交大共建西部科技创新港,已建成30个研究院、222个研究所、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379个科研机构智库,聚集2.1万名学生和1000多名专家教授,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教中心和人才中心。
“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实现,人才服务贴心又周全。我去机场有专人接送,逢年过节慰问不断,医疗保健服务都很实用贴心,让我这个外地人很有归宿感。”陈金已经在考虑是否要在这座城市定居,“新区的GDP稳步增长,各地英杰不断聚集,交通方便、风景宜人,医疗教育配套齐全,是一座适合发展的城市,我已经多次与妻子探讨她是否可以来这里工作。”刚进入不惑之年的陈金打算在这里大干一番。
一位归乡创业者的成果:产品走出国门拿下亿元订单
拿下3亿美元订单,沙漠治理新材料技术得到阿联酋市场的高度认可,在2023年12月中旬第一届中国(陕西)品牌商品迪拜展上,这个成绩足以载入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湄南高科)的发展史,给足大家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说到湄南高科,离不开卢威。他曾在中铁、中化等世界500强相关企业担任过总工程师,并拥有多年海外工作的丰富经历。他多次关注到故土多次支持学子归乡创业,眼见科创氛围日渐浓厚,秦创原声名洒遍海内外。最终他下定决心,于2021年年底带着湄南高科进入新材料赛道,他将目光投向让自己耳熟能详的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并最终落在空港新城。
他成立了国内的研究新型防水治理、沙漠改良团队之一——“新型防水及沙漠改良与盐碱地改良应用技术团队”。“健全的政策扶持、拎包入住的现代化办公厂房、专业热情的对接工作人员,让企业快速落地并投产。”卢威回忆道,“综合立体的交通、新材料赛道火热,多种有利因素叠加,新技术很快就有了知名度,并在2023年6月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最让卢威惊喜的是,凡是陕西人,无论是曾经的同事,还是合作伙伴都愿回到故土,奔着他这个老乡来。“从最初一两个人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人,很多伙伴都曾在一流高校、500强企业、甚至海外工作。”圆了不少人的归乡梦,让他惊喜之余又压力倍增,“还好3亿美元的订单给予了大家发展的信心,曾为产品规划的海外路已迈出了第一步。”如今,湄南高科已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陕西省后备上市企业。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西咸新区将踔厉奋发、示范先行,紧盯国家和省市赋予的战略任务,抢抓“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秦创原等重大机遇,着力打造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秦创原总窗口,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西咸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