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拧紧安全阀,喝上放心水 ——汉滨区巩固衔接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纪实

2023-12-13 13:47:4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通讯员 李永明 周晶晶 记者 李孝华) 让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是水利人的初衷。近年来,汉滨区水利局坚持一手抓守底线、防风险,一手抓谋发展、促振兴,狠抓农村供水运行管理和镇村饮水工程管护责任体系落实,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断探索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和“汉滨供水”品牌塑造,赢得全市农村供水保障现场观摩会在汉滨区召开,汉滨区农村供水工程“总站统管 分站专管”模式荣列全省农村供水创新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其经验和做法向全省推广。

构筑安全供水防。近年来,汉滨区共实施巩固衔接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12处。主要实施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管网延伸和老旧管网更换,解决季节性缺水、雨季水质浑浊等短板问题,目前已全部完工,极大提升了全区农村供水服务保障能力水平。持续开展春秋两季敲门入户大排查,共排查问题12个,经积极整改已动态清零,保证了农村供水工作的长久性,安全性。针对高温干旱、强降雨等不利因素影响,确保全年巩固衔接期间饮水安全保障有力。4月12日,市政府“农村供水保障现场观摩会”在汉滨区隆重召开,区政府分管领导在大会上做了交流发言,汉滨供水管理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今年9月,全省农村供水线上典型案例交流会在西安召开,汉滨区水利局在全省做了典型交流发言,汉滨供水管理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汉滨区共有7个区域供水分站管理和39处水厂,该局积极开发公益性管水员岗位920个,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安置,有效破解村组小型供水工程“无人管”难题。并经区政府研究同意,将公益性管水员补贴标准由800元/月提高到1200元/月,进一步稳定了管护队伍,提升了管护质量。通过集中培训、跟班轮训、现场观摩、分片教学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村管水人员业务水平及服务能力。截止目前,共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66场2325人次。

厚植供水优势 。为不断压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先后共制定出台了9项规范性文件,对工程管理制度、组织模式、运行维护、水源保护、水质管理、水费收缴等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按照扶贫资产管理要求,及时将村组小型供水工程确权移交至镇办,发放了“两证一书”。并率先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纳入镇办目标责任考核,共同发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持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

还及时修订了《汉滨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基金筹集管理实施细则》,分年度争取中省市各类维修专项资金,筹集的维修基金实行“专户储存、集中管理、专款专用”。尽管本级财政压力较大,区政府每年仍坚持安排200万元专项养护资金,用于全区农村供水工程管道毁损维修和老旧设备更新更换等。今年七至九月,受强降雨影响,洪水造成汉滨区多处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水源、管道等供水设施严重损毁,影响临时供水人口9700余人。为积极应对汛期突发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对供水的不利影响,主汛期前,该局联合区乡村振兴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汛期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办)全面落实供水管理“三个责任”,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密农村供水动态监测频次,加大巡查排查力度,细化供水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定时检修启动备用应急水源,提前做好备用水池蓄水工作,提前做好拉水车保障、供水物资储备等准备工作,全力保障群众临时供水。灾情发生后,该局采取超常规措施,不等不靠,按照“先通水,后完善,先应急,后长远”的原则,科学有序组织水毁修复工程,争取各类水毁修复资金215万元。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现场采取措施恢复供水;对于损毁较为严重,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的,现场制定临时供水方案和抢修方案,按照管理权责组织临时供水和抢修恢复。全区农村群众日常用水未受影响,抢修修复已全面完成。

依托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积极构建“智慧水务系统”,实现厂站自动化管理和无人值守,不断降低整体管理成本。通过厂站状态实时监测、供水全流程综合调度分析,为供水规划、运行维护和应急处置等决策调度提供强大的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全区39个直管水厂,均达到“有办公用房、有消毒净化设施、有院场、有绿化、有围墙、有视频监控”的“六有”标准。

为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实现动态清零要求。精心编制了《汉滨区农村供水应急预案》《直属水厂供水应急预案》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全饮水保障方案》,分类分级落实农村供水突发问题的监测预警、处置措施、应急保障等工作,统一制定了《镇级供水应急预案》《村级供水污染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参考模板,指导镇村结合实际完善实施,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供水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

运行管护是工程发挥效益的关键,是群众是否满意的根本。该局采取汉滨供水运行管理实践,创新提出一支队伍抓监管、一套制度抓管理、一笔资金抓维护、一个系统抓监测、一组预案抓保障的“五个一”长效管护机制。在巩固脱贫饮水成果和衔接乡镇振兴饮水保障工作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彰显了汉滨特色,切实解决了“有人管、有制度管、有钱管、动态监测管、应急保障管”的问题。

共享供水红利 。通过实施“确权、量权、赋权、活权”的量化赋权试点工作,将单村或组级小型供水工程经营管理确权到村委会或供水协会,使小型安全供水工程“有人管、能管好、长受益”。争取农村供水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920个,水管员已通过审核、培训并上岗,进一步确保了农村供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为巩固脱贫饮水成果和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经区委、区政府同意,该局将39处千人以上联村、联镇水厂确权为国有资产,成立了汉滨区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同区水利局安全供水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规范化、公司化管理,委托各区域供水分站聘请专职人员对规模水厂进行专业化管理,健全制度,确保水厂日常运行、维护有人管、能管好、保障有力,为改善农村群众人居环境和品质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汉滨区现有农村供水工程5503处,供水人口78.86万人。其中:20人以上集中式供水2036处,供水人口76.48万人;20人以下分散式供水3467处,供水人口2.38万人。全区农村常住人口安全饮水全部解决,饮水安全达标率从“十二五”末的75%提高到100%,自来水入户率从“十二五”末的68%提高到100%,集中供水率达97.02%。

 

 

                          

 

 

 

 


 

责任编辑:李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