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12-07 22:14:3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马柠 辛恒卫 文/图)她,是秦岭深处商洛市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一名副镇长,扎根农村,书写平凡人生。乡镇工作虽然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而辛苦,但是她勤勤恳恳,迎难而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全镇回汉族群众的认可,并先后当选为商洛市第四、五届人大代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省十四届妇女代表、中国妇女第十三大代表。她,就是王菊。
“为人民服务是人民代表的一项重要职责,人民高兴了、满意了、难题解决了,就不负人大代表这个称号”。这是近日王菊的一句话。作为一名基人大代表、妇女代表,她时时不忘为人民发声,处处做一个有心人,在她的心中,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提高履职能力
“当代表只有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熟练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才能在履职和农村工作中,抓工作,干事业才不会偏离方向”。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理论学习不放松。自从当选省、市人大代表,王菊就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学习组织法、代表法、代表履职的基本知识、代表议案建议基本知识等。这些培训和学习使她对有关法律法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代表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理解。
同时,王菊也主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材料等进行反复学习,逐渐理解了人大代表如何履行职责。取经学习不缺失。为了当好人大代表,尽职尽责为人民,她还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代表“五老”学习工作经验,吸取知识营养,提高自身素质。联系实际不空谈。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围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要求解决的办法和最优方程式,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在农村的顺利开展。几年来,她撰写心得体会近两万多字,《茅坪回族镇关于推动民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调研报告》一文被县人大、政府确定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可行性报告,并列入全镇“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积极建言献策
“当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是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只要是有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民声,我都会第一时间收集整理出来,带到大会上去”。走访群众,征集民情民意。几年来,她先后走访了镇内外20多个村(社区)90多个村民小组,了解全民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道路交通、民族经济、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上,与县镇人大代表组成农民工工资督导组,去山西、赴西安、到河南帮助15名农民工解决企业拖欠工资34多万元,有力地保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正如茅坪回族镇农民工徐海娃说的,“前年我在山西煤矿上干了半年,到年底一分钱也拿不到手,第二年正月初,王菊就带着督导组帮我分文不少的要到了52000块钱,孩子上学也有了学费,家里生产生活的零用钱也解决了”。
调查研究,当好代言人。在每次的人代会召开之前,王菊就把在群众中了解的民情民意第一手资料整理出来,为出席人代会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酝酿、起草、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意见做好准备。截至目前,共提交高议案和建议16件,其中议案1件,建议15件。她提出的《关于将镇安县少数民族集聚区畜牧业发展列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的建议”》被评为优秀建议,提出的《加大对民族镇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加大对基层医疗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建议》《关于基层教师编制不足的建议》《关于茅坪回族镇老街改造的建议》《关于对甘熨路改造的建议》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这些建议都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王菊说,“随着建设性建议的逐步实施,民族镇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很快就会展现出来”。
敬业每项工作
“在镇上,我既要抓好包扶村的工作,也要干好分管工作,做到爱岗敬业,每干一项都要把他干好,干出个样儿来,这样才能不辜党和人民的期望”。在镇上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上,王菊主要负责安全生产、民族宗教等工作,还要包扶红光村。茅坪回族镇地处鄂陕两省、镇(安)、郧(西)、旬(阳)三县结合部,社情复杂,人流量大,为了抓好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工作,她牵头成立了安全生产整治领导小组,联合派出所、安全生产办公室、市场监督管理办公室,分行业分领域开展专项检查监督工作。从道路交通,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建筑工地安全设施、地质灾害、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入手全面执法。几年来,曾制止超载行为50余起,排查出10处危险地段无护栏得到了及时补修;对辖区6个清真寺、7所学校、7个村(社区)卫生室、58家个体商店、3家宾馆进行了消防隐患排查,下达整改书42份;对16户出售烟花爆竹的商铺进行了检查,发现3户没有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商店里存放的100余串鞭炮全部没收并交由派出所销毁;对饭店和出售食品的商店也进行了检查,收缴过期食品100余袋,联合镇中心卫生院对各村(社区)卫生室药品进行了安全检查,销毁过期药品6种。同时,为了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等宣传平台,开展安全生产大宣传,在集镇上,利用逢集日发放安全生产宣传彩页5100多份,各村(社区)悬挂宣传横幅8条,有效地营造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了一方平安。
在王菊所包扶的茅坪回族镇红光村,烤烟、养牛、中药材、劳务四大产业成为全村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发展烤烟,提高群众的思想观念,去年她让王东、马洪林等四名党员带头示范发展烤烟250亩,烤烟收获时取得了每亩4000多元的好收成,比种粮食强,让群众看到了希望,今年全村发展烤烟450亩,收入达到160多万元。全村养殖小黄牛、西门达尔、秦川等品种牛2200头,以魏长利、杨镇、王东、杨洪林等养牛8头以上的10户为代表,引导群众发展养牛,不仅让养牛户增加了收入,而且全村在今年的两次赶牛节上受到了县政府的表彰奖励。全村在西安、咸阳等地开办清真餐饮店167家,从业人员达到810人,年创劳务收入3300多万元。产业的发展为回汉族群众持续增收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0300元,其中产业收入 5150元,占到总收入的50 %,巩固脱贫成果,只有发展壮大产业,才能确保群众的平稳增收。”王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