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11-13 16:55:55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向博 通讯员 汪轩)刚吃过午饭,77岁的李德明就挎着小鼓来到小广场上,他披着大衣蹲坐在场边的台阶上,一边摆弄着他的“家伙什”,一边等待着他的搭档。村民们三三两两带着板凳从四面八方赶来,团坐在一起,小操场变得热闹起来。
这是安康市平利县正阳镇新时代文艺表演队今年的第7次演出了。表演队里有位阿姨叫邹泽梅,她身材瘦弱矮小,嗓门却清亮悠扬,唱起山歌来饶有韵味。凭借着出色的嗓音和对文艺事业的爱好,邹泽梅带着她的好搭档们,天天演,村村唱,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她们的舞台。这次,他和他的老搭档李大哥自导自演了一个说唱情景剧《平安建设正阳行》,今年53岁的她,演的是李德明的“小女儿”。
“平安建设面貌变,我带爷爷去观看,矛盾纠纷有人管,正阳人民心喜欢,党和政府带头干,全力保障三个年……”土乡土色的本地语言、通俗易懂的文本台词、绘声绘色的现场演绎,赢得了台下群众连连叫好。
近年来,正阳镇群众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邹泽梅即是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她会唱会演,自然也深知农村文艺要在保持本土风格的同时,不断与时代和群众的需求贴近。
去年7月,正阳镇渡正路改建工程正式启动,房屋征迁工作是难度最大的。眼看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房子要被拆迁,村民们内心有太多不舍,为了给村民们宽宽心,邹泽梅的爱人李代明创作出了三句半表演:“路宽路直又不弯,走路不会打绕窜,骑车开车好舒坦,还安全!”“镇村干部搞援建,征土地那个又搬迁,周周还没有星期天,无空闲!”“这个节目,我们想沿着渡正路沿线演一遍,让那些不想拆、舍不得拆的乡亲们都好好听听!”邹泽梅说。与此同时,防汛期间日夜坚守的村镇干部、下乡调解宣传平安建设的政法干警,以及镇上各行各业普通人,也都成了邹泽梅作品中的主角。这些看似“下里巴人”的民歌小调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情怀。无论是歌词还是唱腔,都和正阳这片大地息息相关。
当民歌与乡村振兴有了互动,民歌也有了新面貌。今年,正阳镇鄢家台村积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走进村子里,白墙青瓦,凉亭小院,漫山茶园满目青翠,依山傍水鱼跃人欢,呈现出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在鄢家台村演出时,文艺队的演员们手持快板,一边扭动秧歌步,一边打着节奏,一首《振兴乡村圆梦想》,就这样唱响在秦巴深处的山水之间。
“五美乡村人人享,处处展现新气象,因地制宜兴产业,康养小镇是正阳!”唱到这里,坐在台下的游乙山情不自禁鼓起了掌。作为打造“五美”鄢台的道路上的参与者,这几句歌词无不唱出了他的心声,去年,大学毕业的他回到家乡,积极投身到鄢家台村乡村振兴建设中。因为看准了自家院子四面茶山环绕、景色宜人的独特地理位置,同时向往游茶林野趣、吃农家茶园宴的返璞归真生活,游乙山便把发展重心放在了“农旅融合”上。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鼓励和村干部的帮助下,他一边带头将自己的土墙房子改造成民宿,计划通过打造特色民宿院落群来带动当地发展,一边利用擅长绘画的一技之长,通过墙体彩绘扮靓乡村,在他的带动下,鄢家台村不仅实现了“颜值”大提升,也让更多老百姓看到旅游发展的好前景。他激动地边鼓掌边说道:“这不就是歌词里写到的‘因地制宜兴产业,康养小镇是正阳’嘛!”
编辑:奚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