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11-07 17:58:4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芮扬)陕西省乡村工匠培育推进会于11月3日上午在凤翔惠蘭民俗文化产业园进行实地观摩。
惠蘭公司董事长、手织布非遗传承人——宁卿惠为各位领导介绍了产业园的总体情况。凤翔惠蘭民俗文化产业园,是宝鸡地区首家集土布非遗传承、生产加工、研发培训、展览销售及布艺刺绣、木版玉石雕刻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园区建有手工织布传承体验生产坊、缝纫加工车间、布艺坊、刺绣坊、布衣馆、雕刻坊、珠宝玉石馆。园区有持证工匠7名,成立了土布刺绣姑娘手联盟。公司主要业务是土织布纺织生产、土布床饰品加工及服装定制、土布刺绣加工生产、珠宝玉器佩饰加工销售,同时开展非遗传承研学培训和弘扬延安精神红色教育。
园区积极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脱贫户”模式,强化工匠培育,有效培训妇女学技艺、当工匠、稳就业,实现传承传统技艺和带动妇女就业互促共进。
在惠蘭手坊的生产车间,宁卿惠女士为各位领导讲解手织土布的72道制作工序以及织布机的四次改良过程。
惠蘭公司在近年发展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织女”工坊稳就业。先后建立村级“织女”工坊5处,累计培训吸纳劳动力140人稳定就业,其中脱贫户53人。实现布机入户14户,带动14个家庭足不出户获得稳定收入。二是组织培训送技术。先后组织土织布、刺绣技术培训1600余人,其中脱贫户210人。掌握技术的妇女在织女工坊或者刺绣合作社就业,手织布熟练员工每月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手工刺绣员工每月收入2000元。三是组建联盟强发展。牵头组织7名工匠成立8个合作社,成立凤翔土布刺绣姑娘手联盟,7名工匠带领土布刺绣产业走规范化管理、规模化发展道路,聚力打响凤翔姑娘手特色品牌。
各级领导观摩织布坊后,都竖起拇指称赞:这么好的文化就应该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土织布的文化。在刺绣坊,全国首届农民技能大赛刺绣奖获奖者赵小莲正在为寺头村妇女免费培训刺绣技术。
“不论是织布坊还是刺绣坊,你们企业在保证自己发展的情况下,还想着带动村里群众共同发展的举措,值得大家学习。”观摩的领导说道,随后,又观摩了惠蘭手坊琳琅满目的布衣馆。
布衣馆主要展销的是床上用品,有手织布的三件套,四件套都是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和家居尺寸来定制,还有绣花枕头、围巾、香囊,有各种图案可以选择。手织布加工而成的服装,质柔透气保暖亲肌肤,生态健康无污染,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刺绣工艺品融合刺绣和本地民俗加工而成,活灵活现,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目前蕙蘭手织布已经走出了国门,走向全世界。制作而成的枕头、床品、休闲服饰围巾等300多个成品,远销法国、印度、韩国等地区。公司规划“研学+文旅”促增收。建设非遗传承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建立乡村工匠工作站,完善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走出一条集传承生产、参观学习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研学+文旅”新路子。项目建成后,将以文化传承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繁荣乡村文化,为凤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