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10-31 19:30:2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通讯员 张春丽 记者 李孝华)平安建设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局。汉滨区委政法委以“服务发展”为首责,以“治安防范”为重点,筑牢平安建设根基,全面提高防控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从2015年以来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实现了九连升,2022年度平安建设满意度达到99.56%,创历史新高,位列全省33个区第二名、110个县区17名,被省上先后授予首届平安铜鼎、平安银鼎。
打防并举,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社会的平安稳定离不开政法机关的全力守护。汉滨政法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举法治旗帜,扛稳护航之责,依法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今年以来破获九类涉恶刑事案件11起,全区电诈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54.0%,治安、刑事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9.3%、54.2%,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区巡逻防控智慧化、全域化,有效提升了治安要素动态管控、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建立“一村一警一律师”平安联动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矛盾大排查、问题大化解、隐患大消除、普法大宣传活动,将现代化治理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有效提升,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认可。
以人为本,多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平安建设,只有饱含民生温度,才能迸发出澎湃活力。汉滨区委政法委聚焦社情民意、强化法治保障、完善“三治”融合,不断推进新时代法治汉滨建设再上新台阶。聚焦基层矛盾纠纷,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以案定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健全完善诉源治理机制,持续完善18个行业调委调解职能,推动访调、诉调、检调、公调、政调、行调“六调对接”,有效提升风险预防、争议化解处置能力;在全市率先建成区、镇两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形成了“党建引领、政法统筹、信访主抓、综治搭台、联合处置、归口唱戏”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953件,调处成功率99.94%。 诉前调解成功案件4972件。西城派出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红平调解室”等一批人民调解组织平台被组织、群众认可,有效做到了各类矛盾最大限度吸附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厚植“有解思维”,提升执法司法质效和公信力。司法公信力是衡量人民群众对司法认可与信任的重要标尺。汉滨政法机关坚持把涉法涉诉信访作为“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树立“有解思维”,将执法司法的力度与为民解困的温度相融合,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规范化检查和案件评查,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有复必结”,努力让老百姓在每一起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聚焦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执行难”问题,建立政法委牵头抓总,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发动网格员协助送达、协查线索、督促履行、参与调解,形成联动执行强大合力。今年以来,共集中执行3次,结案92件,到位金额1160万元,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创新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汉滨区委政法委以“基层创新”为驱动,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着力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确保市域成为重大风险终结地,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双堤社区“双网五联员”“党建+红色物业”基层微治理模式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前张岭社区“九点半的约定”治理模式、牛岭社区的智慧乡村治理模式等基层微治理经验被中省多家媒体报道。以平安家庭创建为基础,持续加大平安校园、平安单位等基础平安细胞工程创建, 共同绘制“千里平安长廊”汉滨画卷,不断扩大平安建设的覆盖面和美誉度。2020年以来,已创建平安示范村263个,平安示范镇9个,无黑无恶示范镇5个,无黑无恶示范村35个。“平安汉滨”的根基不断夯实,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治理体系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