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延安市教育局: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023-10-31 18:46:0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郑玮)10月31日上午,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改革添活力 全面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市教育局专场。

20231031184632115-97-191d4.jpg_scale.jpg

延安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吴海明介绍说,近年来,延安教育改革发展强力推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育人实践被教育部评为优秀案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连续三年走在全国前列;延安市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公平发展,整市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认定和省政府“双高双普”评估验收,全面启动了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引领教育大发展,以“小切口”改革推动教育大提升,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一是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健全市(县、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压实成员单位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年度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二是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有序推进。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制定印发《延安市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延安中学等7所学校顺利进入首批全省中小学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示范校创建序列。三是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和“清廉学校”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三个年”活动和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扎实开展公民办中小学校党支部结对共建,全市866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实现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全覆盖。深化中小学校“双培养”机制,累计把1025名骨干教师发展成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把521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成为骨干教师。

全力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一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推行县(市、区)“教育局长年度项目”,立项13个。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宝塔区新组建教育集团4个,黄陵县新组建7个义务教育学习教育集团,志丹县教体局与汉中市龙岗学校签订高中合作办学协议,推动延安中学与子长市中学、陕西师范大学与延川县中学帮扶工作落细落实,惠及学生1.4万名。创建“名校+”教育联合体50个、组建“名师+”发展共同体100个、遴选“名课+”示范案例300个。全市建成“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248个,启动实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和振兴乡村教育送教送培活动,优质学校教育资源得到城乡共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发展。二是职业教育发展提速增效。根据人口分布及服务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首批重点支持宝塔区、吴起县、子长市、洛川县、宜川县职教中心建设,原延安大学医学院校区整体划拨宝塔区职教中心,实施全市中职学校“达标工程”“双优”创建工作,积极构建布局合理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洛川县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和子长市职教中心被确定为陕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洛川、宜川、子长、吴起4所中职学校6个专业被确定为陕西省高水平示范专业项目。强力推进职教招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规模由不足5000人大幅提升到现在14650人,办学活力逐步显现。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围省级“双高计划”,取得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延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被省政府列为落实重大改革措施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激励通报。

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一是严格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实施国家和省上五大类教育项目415个,及时下达中小学校幼儿园公用经费。积极推动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创建工作,支持吴起县中省义务教育项目补助资金1356万元。二是教育民生实事落地落实。强力推进2023年教育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幼儿园建设项目建成3所,在建1所,投资完成率67.72%;校园食堂建设项目完成18个,在建3个,投资完成率75.52%。三是教育领域“小切口”改革高效推进。全面加快“支持和保障小学生午休设施,变‘趴睡’为‘躺睡’,提高学生午休质量改革”小切口改革工作进度,目前已全面完成试点学校的学生健康午睡床配备任务。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坚持用延安精神熔铸师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持续强化教师和校(园)长队伍建设。启动“用延安精神淬炼师魂”专题活动,依托延安中学陕西省师德师风建设基地载体,深入挖掘党在延安时期办教育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经验,举办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专题培训,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二是教师培训培养成效显著。深化“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获评陕西省骨干校园长8名、省级教学能手59名、省级思政课骨干教师14名、正高级教师4名、特级教师14名、延安市圣地杰出人才4名和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名。36名教师在陕西省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奖励。加大先进师德典型选树宣传,获评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1名,评选延安市优秀校长、教师160名,树立师德榜样标杆。三是持续优化师资队伍配置。拓宽教师补充渠道,组团赴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招聘,补充一批硕士研究生、公费师范生。积极争取特岗计划,招聘特岗教师774人,约占全省的23%。通过“优师计划”,为脱贫县定向申报培养48名优秀师范生。持续用好中央和省上扶持政策,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银龄讲学计划”。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遴选18名教师定向到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三年支教帮扶。实施走教教师资助项目,选派71名体、音、美骨干教师到乡村小规模学校支教。推进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发放补助5784.72万元,受益教师10550人。

责任编辑:郑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