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10-18 15:09:06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陈硕)秋日的宜君,处处迷人。早就听说,宜君县尧生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孙建平是一位医术高超的中医大夫,从业41年,治愈患者不计其数。十月的一天早晨,记者慕名前往,近距离地感受这位乡村医生的日常生活。
“高手在民间,用这句话来形容孙院长再合适不过了。”
“是呀,我的腰痛才扎了3天针就轻松了许多。”
“我的鼻炎也是,那会儿刚扎上针就不流鼻涕了。”
刚走进理疗室,听见患者们正讨论的这位“民间高手”孙建平院长,深深地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
乡镇卫生院的华丽蜕变
2007年,43岁的孙建平被组织分派到尧生镇卫生院担任院长,当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眼前的场景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医疗设施简陋,人才匮乏,草比人高,一度濒临倒闭。
自幼成长在农村的孙建平,知道基层群众生活的疾苦,尤其是看到乡亲们看病难的问题,他立志要把这个乡镇卫生院建设起来。
“刚开始来看病的人寥寥无几,村民们来也就是买一些日用药品,于是我就亲自坐诊,细心的询问每一位村民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渐渐地来看病的村民越来越多,这个小小的乡镇卫生院也慢慢焕发了生机。”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年近花甲的孙建平眼睛里饱含泪水。
如今的尧生镇卫生院,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才储备都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每天来看病的患者少说也有五六十人,最多的时候都超过一百人,除了本镇及周边地区的群众,甚至省外的病人也慕名而来,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就是患者们对这位乡村医生最大的认可。
一手针灸治疗出神入化
“我这风湿关节痛都是老毛病了,这几天忙着摘苹果,实在疼的没办法了才趁着中午这会工夫过来,让孙院长帮我扎几针,扎完当时疼痛就感觉减轻了许多。”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拉住记者说道,言语里满是对孙院长的感激。
尧生镇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乡镇,素有宜君“粮仓”“苹果之乡”的美誉,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当地百姓的努力、艰辛与汗水。潮湿的地理气候特征,加上常年奔波于田间地头的辛勤劳作,导致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饱受风湿病的折磨,作为医生的孙建平一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凭借着多年的行医经验,他将医书中学到的知识和民间偏方融会贯通,自发研制出了治疗风湿病的中成药和药酒,结合自己的针灸疗法,深受村民们的青睐。
多年来,他一直扎根基层,坚持不让病人多花一分冤枉钱,甚至在生病的时候,也放不下自己热爱的乡村医疗事业。
2020年10月,孙建平被检查出早期甲状腺癌,在西安做完手术,住院治疗了12天后就又返回到自己的岗位,用他的话说:“接到患者们打来的一个个电话,我比谁都清楚他们需要我。”
用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孙建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忘初心献身乡村医疗事业
几十年如一日,回首扎根基层卫生院的这些年,有心酸,有难过、也有无奈,但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的孙建平,他牢记“大医精诚”宗旨,秉承“医无贫贱”理念,始终把乡村医疗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和责任。
农村出身的他对黄土地上的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是高额工资的诱惑还是工作岗位的调整都被他谢绝了。
为了乡村医疗服务能够惠及更多群众,孙建平先后培养了中医药人才6名,如今的他们已经顺利出师,为乡村医疗振兴撑起更广阔的天地。
2017年,孙建平入选全国“最美中医”,成为全国首届“最美中医”评选活动铜川市唯一入选的医生。
“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乡村需要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为亿万基层群众的健康筑牢防线。”谈起奋斗一生的医疗事业,孙建平仍坚守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