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支部书记樊九平:依法依理巧调解,用心用情解民忧

2023-10-16 20:01:4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马晓卉 范筱霞 记者 郑玮)“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樊九平经常说起的一句话。

今年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的樊九平,是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支部书记。就是因为经常成功调解邻里之间复杂的问题,先被村民选举为队长,在2005年入党后,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与矛盾纠纷调处结下“不解之缘”。2021年7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1月16日,光荣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从事农村工作18年来,采取“情理法说劝和”调解六法,凭着“一碗水端平”的公道智慧,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480余件,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该做法得到省市推广,并入围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坚持以为民谋福址为己任,建立“党支部+‘三变’+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群众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畜禽养殖、山地苹果,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00余元,较全县人均纯收入高300余元。

建强支部堡垒,凝聚工作合力

20231016200557763-2-2728b.jpg_scale.jpg

“以前,一没事就聚在一起打麻将,现在好了,一没事可以去广场跳跳舞、下下棋,真是太感谢九平了。”今年60岁的村民刘万利说。

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为了使桥镇村的党建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服务化,樊九平确定了“先锋引领、七溪争流、筑牢根基、争创一流”的党建工作思路,积极主动与县乡对接,先后协调项目资金100余万元,建起村级服务中心、张俊功传习所、文化广场等,党员活动阵地面貌焕然一新,功能更加完善,成为村上人气最旺的地方。同时,针对党建工作虚化、弱化等问题,通过调研走访,结合村情实际和群众需求,提出了“三四三心三桥”党建工作法,解决了党员做什么、支部干什么、群众要什么的问题,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凝聚了工作合力。村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具体工作中按照“一中心、四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即以支部为中心,以东羊南蜂西菜北果为产业布局,并不断发展壮大,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形成长期稳定的主导产业,确保了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100%,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群众心坎上。目前,已成功创建成省级党组织建设标准化示范村。

大力发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20231016200558945-66-4d200.jpg_scale.jpg

“今年就是果花受冻,我的果园还能收入10万余元不是问题。能过上这么好的光景是全凭九平经常上来给我做思想,并带我出去学习,要不然我根本不会栽果树,一年四季还在外面打工,恐怕连家都成不了。”今年33岁的孟家湾村民刘福来望着刚会跑的孩子说。

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樊九平结合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一道发动各方力量,争取上级资金,以资金入股、羊子入股、饲草入股、土地入股等方式建成了奶羊养殖场,采取“党支部+‘三变改革’+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按照“确权确股不确羊、民建社管村提留”的运营模式,村集体、贫困户按照收益“四六分成”,年分红金额可达20万元。按照集中养殖、专人管理、平均受益的“公司+基地+贫困户”管理模式,建成占地30亩的中蜂养殖基地,每箱蜂可收蜂蜜15斤以上。大力发展棚栽产业,全村共建成蔬菜大棚83座,大弓棚53棚,大棚棚均效益3万元,弓棚棚均效益3000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发展山地苹果,分三期对4000亩土地进行了平整,一期已经挂果,亩产值5000元以上。

化解基层矛盾,一心为民办事

“和邻家的矛盾都几十年了,没想到经过九平的调解,却发现两家都较劲,根本没有什么事,真是太感谢九平帮着解决这个难题了。”今年53岁的村民张建斌说。

如今,在全县提起樊九平,鲜有人不知其本事。作为百姓公认的“能人”书记,他凭着古道热肠,凭着“一碗水能端平”的公道和智慧,带领“樊九平调解室”的调解员“说大事了小事”,为乡村平安邻里和谐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他坚持发展产业,服务群众,健全支部工作机制、拓宽扶贫工作思路、争取各级各类资源,让村子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樊九平担任会计、小队长、村支部书记迄今已有20年之久,邻里和周边群众有什么“烦心事”“疑难事”,都爱找他说道说道,他总是耐心细致地听,有理有据地分析,有的通过法院都执行不了的事,经过他的耐心说和,有了圆满的结局。为了更好地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樊九平创新推出了“樊九平式”调解模式,建起了“九平调解室”,并坚持将“解疑难、接地气、创品牌”贯穿工作始终,依托“支部+调委”“制度+监督”“考核+评先”三项制度保障,通过“四室一中心”(调解室、心理疏导室、沟通室、政策咨询室、综治维稳中心)的规范运行,采取“情理法说劝和”调解六法,化解了邻里纠纷、婚烟矛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交通肇事等480余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6%以上。群众形象的称“樊九平式”调解室为化解群众纠纷的“和事佬”、善解百姓心结的“金钥匙”,逐步打造成了群众信赖的“知名品牌”,得到省市推广,并入围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入选延安市委《“学用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延安实践》十大典型案例。樊九平也经常应邀到市级单位、兄弟县区、周边乡镇等地就调解矛盾纠纷工作进行交流经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责任编辑:郑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