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10-09 10:46:3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 (姚科 记者 任军)近日,南郑区红十字会坚守初心,切实履职担当,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作风能力促进业务工作,以业务工作体现作风能力提升。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以“关爱生命,救在身边”为主题,着力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五进”,即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有针对性的为辖区不同群体提供应急救护知识培训。9月份共举办应急救护知识讲座和救护员培训6期,普及培训人数达2200余人,使南郑区群众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和应急救护知识得到进一步普及。
9月9日上午,南郑区红十字会在大河坎镇桥南广场开展以“世界急救日”为契机,围绕“数字赋能、救在身边”主题广泛开展红十字‘救’在身边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汉中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敬海峰、南郑区政府副区长陈艳洁出席活动。现场为过往群众开展“心肺复苏”实操演练、接诊义诊服务。活动现场为400余名驻镇企业职工及社区居民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市红十字会省级应急救护师资通过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解了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的应急救护,气道异物梗阻、心跳骤停急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应急技能。为使群众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应急救护师资和红十字志愿者们现场指导群众进行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操训练,手把手地教导与纠正,确保群众正确掌握各个步骤的动作要领;区消防救援大队培训人员现场示范讲解如何使用灭火器;汉中市中医医院、大河坎镇卫生院现场接待义诊300余人,发放急救药品200余份;同时,区应急管理局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发放了应急救护知识读本、红十字读本及相关宣传彩页10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
进农村:农村是应急救护培训的薄弱区域,老人和孩子更是意外伤害的易受损群体。9月15日上午,南郑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走进胡家营镇胡家营村,面向村民重点开展防汛抢险、地质灾害等应急避灾知识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培训村民50余人,有效推广了应急救护技能,切实提高了村民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和避险减灾意识、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进社区:南郑区红十字会依托居民安全需求,从为社区居民最根本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服务着手,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生命安全教育、应急避险、防灾减灾职能。9月15日下午,南郑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走进中所营街道办康家营社区金色蓝镇小区,面向社区居民着力开展应急疏散避险、安全知识普及、应急救护培训。培训社区居民100余人, 社区居民维护生命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技能明显提高。
进企业:南郑区红十字会组织市红十字会省级救护师资专项开展企业职工救护员资格培训。9月16日,应急救护培训走进汉中汇樾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对企业41名职工开展红十字运动概论、心肺复苏+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多项技能培训和实操演练,经考核合格,全部颁发红十字救护员初级资格证,通过培训,让企业职工掌握应急救护基本技能,也为该企业更好的服务居民提供助力。
进学校:南郑区红十字会以区内中学新生军训为契机,面向中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学校活动,在汉中市龙岗学校、大河坎中学,为1400余名师生,以“什么是人体发动机”为切入点,让同学们在好奇探索中开启了一场拯救发动机之旅。别开生面、直观易懂的急救课,使师生轻松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在遇到心脏骤停、溺水、触电等情况下如何自救互救。
9月17日,在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初级应急救护员培训,采取理论宣讲、视频学习、现场交流、模拟演练、技能考核等方式进行,100余名大学生完成培训课程并通过现场考核。市红十字会省级救护师资以“黄金救命四分钟”为切入点,强调掌握应急救护技能的重要性,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典型案例,向同学们重点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CPR、AED除颤仪的使用方法等急救知识,并在现场模拟练习。通过此次培训,让学生们认识到应急救护知识的重要性,掌握科学正确的应急救护方法,为以后大学生活应对突发情况打下基础。
进机关:9月27日,南郑区红十字会邀请省级救护培训师资,在南郑区政府会议厅,开展机关领导干部应急救护知识培训,针对机关领导干部职业特点和服务范围,为100余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心肺复苏和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等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知识学习培训,同时发放《应急救护知识读本》,对红十字“三救三献”服务内容进行宣传普及,在机关广大干部职工中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一步,南郑区红十字会继续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主动开辟培训项目,致力于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让更多群众掌握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意外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和经济强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郑新篇章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