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10-07 15:02:28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屈荔鹏 记者 崔伟 通讯员 杨新文)“连翘虽苦,浑身是宝。花开可赏景,叶子能制茶,果实可入药,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近日,望着漫山遍野的连翘树,商洛市山阳县王阎镇龙洞川村党支部书记杨首军高兴地说,摸索这么多年,发展连翘这条路总算走对了。
今年,龙洞川村的连翘喜获丰收,最高亩产达280斤,每亩收入超5000元。连翘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甜”产业。
王阎镇距县城90多公里,是山阳县较为偏僻的乡镇之一。这里平均海拔1100米,属高寒山区,土地瘠薄,多以山地为主,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产业发展滞后一直是困扰当地群众的一大难题。“我们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干旱,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多雪,年平均气温12℃-14℃,与连翘喜温、喜光、耐寒、耐旱等生长特性相吻合。此外,辖区内大量的坡地、林地也为发展连翘产业提供了栽种空间。”王阎镇镇长武松说,无污染的自然环境、适宜的土壤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保证了连翘的道地性和野生性。
如何找到致富的金钥匙?为此,王阎镇立足当地优势,找准发展方向。“2019年,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召开产业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发展意愿和村(社)意见,充分了解连翘市场需求,有效整合退耕还林土地、荒坡地等,科学规划发展区域、地块,走上了种连翘发‘药财’的脱贫路。”武松说,如今,连翘已成为王阎镇农民稳定增收、“翘”起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1.51万亩,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形成了以点带线、由线连片的万亩连翘产业带。
“以前只觉着连翘花好看,不知道它的收益这么好。3年挂果、5年进入盛产期,只要加强管理,能连续结果数十年。现在,我们村基本家家户户都种了连翘。”该镇蜡烛山村村民徐远红高兴地说。
徐远红是村里最早栽植连翘的村民,今年是他栽植连翘的第5个年头,随着市场连翘的走俏,他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连翘价格连年走高,今年我种的6亩连翘,卖了两万多元。只要咱认真学习种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明年肯定也不会差!”
“2019年,镇上通过免费发放连翘种苗,提供种植技术培训,落实产业奖补政策等措施,引导民众连片栽植连翘。目前,我们村种植面积已超1000亩。”蜡烛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博说。
连翘俏,群众笑。如今,蜡烛山村324户村民,几乎户户栽有连翘,家家靠连翘致富。漫山遍野的连翘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更提振了村民精气神。连翘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管理,更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为了促进连翘产业发展,我们深入开展‘组织联建,促功能提升’‘人才联动,促产业提升’‘服务联抓,促治理提升’的‘三联三促’活动,在双河村社区工厂成立王阎镇万亩连翘党总支,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分片包村,科级领导包抓示范基地,‘四支队伍’成员、党员干部包抓责任地块,党员群众日常管护的连翘产业发展责任制。”王阎镇党委书记宁远懿说,如今,全镇已形成以村集体、合作社为引领,能人大户为带动,脱贫群众受益的连翘产业发展模式。
“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下,2019年6月,村上便依托山阳县王阎镇蜡烛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让各家各户避免“各自为政”,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刘博告诉记者。
“加入合作社,就有了后盾。我们只管出力就行,种什么、怎么种,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怎么卖都听合作社的。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定期举办培训班,请来县里的专家给村民做指导,几年下来,大家实实在在赚到了钱。”提起村里发展的连翘产业,蜡烛山村的脱贫户张世春满脸喜悦。
据了解,为全力打造“秦岭连翘、药乡王阎”品牌效应,提升当地连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王阎镇积极推行公司+村集体+订单收购联农带农机制,联合北京同仁堂、山阳香本堂中药材公司及13个药材收购商,以“合同+保护价”的形式与800余户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有效调动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的积极性,真正把连翘产业发展起来。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是高质量发展连翘产业的关键。”宁远懿表示,下一步,王阎镇将强化延链、补链、强链,着力在增加产能产值上用力,进一步扩大连翘种植面积,持续强化技术培训和后期管护,建设连翘等中药材粗加工集散中心,深化拓展联农机制,突破2万亩、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将更多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