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09-06 19:16:0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高常生 通讯员 刘亚萍)日前,石油和化工行业红色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陕西省延长县举行,拥有光荣红色传统的延长石油七里村采油厂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和中国化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授予“石油和化工行业红色教育基地”。这是全国第二个“石油和化工行业红色教育基地”,将成为行业领域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第二课堂”,为新时代石油和化工事业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据悉,七里村采油厂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诞生地,1905年,延长石油厂在延长县成立。1907年,石油厂在延长县城西门外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并建成了中国陆上第一座炼油房,从而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没有石油工业的历史,标志着中国近代陆上石油工业由此起步,填补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项空白,树立了中国石油工业的里程碑。
七里村采油厂不仅是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的源头,而且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之源,“埋头苦干”的精神之源,积淀了历久弥新、醇厚深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工业文化内涵。同时,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党代会的地方。在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七里村采油厂发扬民族石油工业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白手起家,凭着一腔为人民造福的热血,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开拓奋进,挺起了民族石油工业的脊梁。
七里村采油厂从诞生之日起,红色基因血脉相传,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七里村采油厂有力支援了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新中国成立后,延长石油培养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才,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几代“石油人”的艰苦创业,七里村采油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将“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好百年老厂石油文化,弘扬和传承百年老厂的红色血脉和光荣传统,七里村采油厂在集团、油田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力推进工业遗产宣传教育、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挖掘、丰富、提升百年老厂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逐步打造中国石油人红色教育基地和中国石油科普知识教育基地。特别是近年来,该厂坚持把此项工作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内容,深入挖掘百年延长工业遗产和工业文化丰厚底蕴,大胆探索创新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途径,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文化传承、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提高政治站位 科学确定发展道路
2017年,按照集团、油田的总体安排部署,原七里村、王家川采油厂合并为新的七里村采油厂。新一届领导班子基于百年老厂深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红色基因和独有的地质资源,确立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红色基因传承、企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以打造中国石油人“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和中国石油科普知识教育基地为核心目标,以保护、利用好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实际行动,不断创造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最终将七里村采油厂建成集石油开采、红色教育及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石油企业。
目标确立以后,七里村采油厂抽调精兵强将,成立石油文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专门从事石油文化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项目规划和工程建设等工作。工程项目坚持高质量起步、高标准建设,力求彰显工业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坚定目标信念 打造石油文化品牌
延长石油孕育形成了“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挖掘、研究、诠释其精神内涵,发挥优良传统的资政育人作用更是百年老厂义不容辞的责任。从2017年起,七里村采油厂就始终以清晰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按照集团和油田公司的正确部署,全力开展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该厂已恢复建成了党建石油文化三个阵地、“七一井”旧址、七里村炼油厂旧址、七里村延长油田石油设备展览区、延深探一井以及安沟、张家滩、董家河野外石油地质科普教学点。
目前,该厂正规划实施“七三井”旧址、延长油矿矿部旧址、陈振夏纪念馆和“延一井”旧址改造工程;并积极推动已恢复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省级文物认定及3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同时,充分挖掘采油厂长达13年的军工历史和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极申报全国军工遗产。现已完成了前期各项审查工作,等待国防科工局认定批复。
在集团、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从2018年起,该厂组织人员先后赴国家、省、市、县以及油田档案部门查阅资料,并走访了曾在石油厂工作生活过的老革命家和老同志,搜集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经过不懈努力、数易其稿,编纂出版了《七里村采油厂史》《群星璀璨—七里村采油厂百年英模人物录》两本书。这两本书的成功出版,为挖掘延长石油历史文化、讲好石油故事、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教育培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尘封的工业遗产不断被擦亮,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发源于延长石油的民族石油工业自强不息精神和“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代代传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教育基地建设成绩斐然。采油厂先后被陕西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被教育部授予“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正在申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全国工业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陕西省干部培训现场教学点,还承担着延长石油集团和油田公司技能操作培训、陕西省技能提升培训、陕西省安全生产上岗证培训及考试、陕西省大中小学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现场教学、石油技校及红色基因传承等任务,是集技能提升与石油文化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培训教育基地。下一步,该厂还将借助教育基地这一平台,建立工业研学、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实践教学等培训机制。将持续深化工业文化挖掘与遗址恢复建设工作,通过打造以“延一井”为核心、多处核心物项为重点的工业遗产群,丰富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内涵,不断深化石油工业文化的影响力,彰显延长石油的历史价值。
坚持守正创新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成绩斐然
在集团、油田公司的正确领导和人力、物力的支持及七里村采油厂的不懈努力下,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8年12月18日,七里村采油厂申报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石油百年老厂“延长石油厂”项目正式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录,被国家工信部批准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项目单位,并成为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理事单位;2019年7月,被国家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业旅游联盟授予:国家工业旅游联盟理事单位;2020年4月21日,被陕西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干部教育教学培训实践点;被陕西省工信厅授予:全省大中小学生思想教育实践基地;2020年9月29日,被延安市授予:延安市社会科学教育基地;2020年12月9日,被延安市工会授予:南泥湾工匠学院教学基地;2021年4月,被延安大学授予:延安大学教育基地;2021年2月,被中国工业报社授予:中国工业创新示范单位;2021年11月,被中国工业报社授予:工业企业文化建设旅游示范基地;2021年11月22日,被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2022年4月16日,被教育部等部委授予“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022年10月,被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授予: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022年11月14日,被文旅部授予“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22年11月25日,被中国工业报社评为全国“2022工业企业品牌建设创新示范单位;2023年被中国化工政研会授予“石油和化工行业红色教育基地”。
据相关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今,该厂累计接待各类参观学习908批次,19839人次,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担负新的使命 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七里村采油厂在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在传承、挖掘、弘扬“百年老厂”红色血脉和“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优良传统方面寻求新突破。一是恢复和完善石油工业遗产和革命历史文物,用延安精神建设老厂,讲好文物故事,讲好老一辈革命家及石油模范人物故事,让历史人物说话、让历史文物说话。二是全力做好单独釜炼油厂、管式炉炼油厂、七一井、七三井、延深探一井、苏联专家招待所及陈振夏事迹陈列馆等7个陕西省省级文物的申报工作。三是根据《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军工文物保护利用的合作框架协议》和《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军工遗产普查的通知》要求,全力做好全国军工遗产申报工作。
作为“百年老厂”的继承者,七里村采油厂将牢牢抓住军工革命文物普查申报的难得机遇,深入挖掘1938年—1950年这13年期间,七里村采油厂作为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军工五厂的企业历史,争取批准认定,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四是完成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的申报工作。
2022年5月20日,延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的主要领导莅临七里村采油厂调研指导,对七里村采油厂中国石油人“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优良传统的红色教育基地和中国石油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还将积极与大中小学沟通对接,对外开展以红色精神、石油科普知识和实践研学为主要内容的有偿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大思政课”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有机结合,践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同时,该厂还有很多工业遗产和史料需要深入挖掘:一是寻找烟雾沟石油发源地的准确位置。据史料记载,烟雾沟油苗露头是中国最早发现石油的地方,是石油一词的命名地。为此要不断深入挖掘寻找,如能找到油苗露头处,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二是恢复单独釜炼油厂制蜡工艺。延长石油厂在边区政府时期制造的蜡烛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恢复制蜡工艺能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进一步彰显其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三是重现石马科煤矿的生产场景。这是延长石油最早开采的煤矿,在延长石油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四是掌握更多的史书资料。以厂史为主线,拓宽查阅范围,把有历史价值的事件和人物再次深入挖掘,研究诠释“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内涵,提升其影响力。同时,消化吸收社会各界捐赠的资料,为后期打造和恢复工业遗产提供史料支撑。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七里村采油厂将在集团、油田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持续弘扬“埋头苦干、不怕困难”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承优良传统,继续加大国家工业遗产和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充分挖掘利用中国石油工业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延长故事,擦亮红色品牌。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埋头苦干、不怕困难”新的内涵。同时坚持科技增油与管理增效两条腿走路,坚持改革创新、长期稳产,确保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并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红色基因传承、企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以打造中国石油人“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优良传统的红色教育基地和中国石油科普知识教育基地为目标,以保护、利用好工业遗产核心物项的实际行动,不断创造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将七里村采油厂建成集石油开采、红色教育及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石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