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周重:成绩都要靠群众来支持

2023-09-05 18:33:5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范筱霞 记者 郑玮)“妈妈,你下西安来,就给我拿八千里的油豆腐、豆腐皮,我们想在家里吃火锅。”

“回来的时候,给孙子买上些萌8小豆干,他每天都要吃。”

“中午炒菜的时候,把五香豆腐放上,好吃。”

......

他们说的这些豆腐,只是甘泉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研发出来的一个新品种。

如今,提起“八千里”豆腐干,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在当地所有的超市里,都能看到“八千里”系列豆制食品,也被当地政府列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那这个企业的创始人是谁呢?他就是周重。

1969年出生在甘泉的周重,初中毕业后,被劳山林业局招工,曾搞过护林防火、选林育苗工作,随后被当地的美水酒厂借调搞营销工作,那个时候,他经常到延安市推销新产品,拓宽产品市场,在几年的工作中,周重注意总结延安市场的特点,也逐渐熟悉了延安市场,并建立起广阔的人脉关系,这为他日后的经营奠定了基础。

1998年,是周重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已是改革开放进行的第20个年头,私营企业发展逐渐壮大,而许多国有企业效益下降,周重眼看着酒厂的经营走下坡路,觉得工作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于是,他毅然辞去国营酒厂的工作,决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20230905183500619-59-a7502.jpg

但做什么呢?这让周重犯了难。这时有一个姓强的朋友因为有工作,但在自家院子开一个豆腐干生产的场地,忙不过来,便每月给周重开1500元的工资,让他帮忙经营自己的豆腐干加工厂。1500元相当于当时半年的收入。没想到这份工作给周重真正提供了一个商场磨炼的机会。

“美泉”豆腐干生产场地处于不正规的状态,要货才生产,周重感觉学不到东西,便去了当时县里最大的豆腐干生产厂“美水牌”豆腐干加工厂看看,通过细细观察、慢慢学习,让周重发现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便再次外出学习,在1998年8月,周重组织工人在以前作坊(两口窑洞)旁盖了一个100多平方米的车间,然后买了锅炉、磨浆设备、压榨设备等先进机器开了“美泉”分厂,开始投入使用。没想到美水牌一天可以生产五六百斤,可“美泉”分厂每天生产一百斤都卖不出去,这怎么办呢?

周重没有放弃,继续深入或外出学习,渐渐地让他明白,要靠质量赢得消费者。于是,他严抓器具的卫生、器具的清洗、及高温消毒等工序。销路打不开,他就亲自出去推销,功夫不负有心人,“美泉”的产品追上了“美水牌”产品的销售,而且仅半年的时间他用了10万元的贷款也赚回来了。

20230905183501040-67-54eff.jpg_scale.jpg

由于多种原因的关系,周重决定在1999年在城边村美水街道办姚店村租了7间平房开始单干,并创办了“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白天他带着工人收豆子,晚上开始加工,但两三百斤的豆腐干也卖不出去,到了2000年4月份,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可周重没有气馁,他利用五一黄金周的时间,把积压的豆腐干全部卖出,渐渐地他的“八千里”豆腐干被市场认可,产销也逐渐增加,更是走上了正规渠道。

可总不能让顾客把产品拿回去再调吧,为什么不能让顾客把产品拿回去直接吃呢?周重带着这个问题,多次和市场上卖凉粉等小吃的沟通交流后,决定把调好的豆腐干卖出,于是,多方请教,终于把调味品研制好了,但往出卖又是一个问题,于是,他决定免费送给顾客品尝,没想到顾客品尝后,纷纷买了调好的产品,这让周重马上兴奋起来,随着销售的增加,2008年政府将豆腐干定为甘泉县的名片,但八千里的生产场地不够,于是,在政府批地的基础上,“八千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了扩大规模的条件。

“以前外出打工就顾不了家了,如果呆在家里就没有了收入,如今好了,每天在家门口正常上下班,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娃娃,真是太感谢八千里豆腐干厂的招聘了。”姚店村民李秀芳说。

2010年10月,加上新的厂房完工,此公司共占地2万平方米,员工由原来不到20个人增加到近200人,此公司奉行的经营宗旨是“质量为本、客户至上”,借助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出产了优质双青豆、大豆和优质的美水资源优势,在继承原有甘泉豆腐干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积极研发出了麻辣、孜然、五香、香辣、烧烤、原味等六大系列二十多种豆腐干产品及鲜豆腐系列产品。产品自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并在陕北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了品牌效应。

多年来,公司在全力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不断挖掘品牌价值和企业文化,建成了公司百米文化长廊。文化长廊由“源、行、风、魂、韵、愿、爱”七“重”版块组成,突出了八千里“信、法、勤、俭、德、智、和”七“重”文化。八千里风雨兼程,一路走来,始终坚持传承中华饮食文化,引领陕北地道美食,铸就了企业辉煌历程。并多次组织公司党员及骨干成员外出考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开阔眼界,目前,已研发并上市的油豆腐、豆腐卷、豆腐皮、五香豆腐、萌8小豆干等几款新产品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如今,此公司日产量6吨,产值3000万元。

“正当我愁的学费凑不够怎么办时,周叔叔给我学费,让我又重新走进了校园,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好自己的专业,毕业后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今年正在渭南师范学校读大二的谢明丽说。

作为食品加工企业,“八千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带动了全县1.3万豆业种植农户发展双青豆的种植,仅此一项户均收入1800余元。除此之后,公司先后出资40余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下岗职工和灾区。

采访到最后,周重说:“做企业,最重要的是质量,一定要讲诚信,这些都要靠群众来支持,所以,在我能力范围内,回报社会,这很正常。”

责任编辑:郑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