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09-05 10:03:5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陈风军 丁晓鹏 王强 文/图) 一袭白衣,一颗热心,一腔赤诚,一份医者情,李承霞在山村的小路上奔走了20多年,从村头到村尾,都有她忙碌的身影;村民和乡亲,有感受过她贴心的照顾,她是群众心中的“健康守护人”,更是双喜村最美的风景。
据介绍,李承霞出生于1979年,是镇安县庙沟镇双喜村卫生室村医,1997年随父从医以来,她真情无悔、默默奉献,24年如一日恪守着“24小时上门出诊”的承诺,累计出诊1.3万人(次),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青春年华,以医者仁心构筑起守护着群众健康安全的坚固屏障,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因为工作突出,她先后获得商洛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对她多年来心系村民、默默奉献的最好印证。
据李承霞介绍,她从小看着父亲治病救人,很是崇拜,所以卫校毕业后,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做一名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面对的是最基层老百姓,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下到嗷嗷待哺的婴儿,一年有多少天,工作就有多少天,一天有多少个小时,工作就有多少个小时。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不论是逢年,还是过节,乡亲们的需求就是自己最高的指令,容不得半点耽搁,必须做到有求必应、随叫随到、无怨无悔。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她比其他人更忙碌,由于许多村民担心去医院看病有很多不便,她在配合村两委会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和重点人员摸排的同时,通过微信为村民义务开展“一对一”线上问诊服务,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手机一响,就及时回复村民关心的问题。即使是面对数九寒天,她依然与往常一样背起喷雾器,在疫情防控卡口、村两委会办公场所、幸福院、卫生室等区域进行消杀,并把丈夫动员起来,组成“夫妻档”,一起为居家隔离的村民监测体温,协助做好核酸。为扩大防疫知识的宣传面和覆盖面,让群众家喻户晓,李承霞还经常和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宣传,引导村民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不串门,测体温、常消毒,构筑起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在尽心尽力为村民提供医疗保障的同时,李承霞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了双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全村280户群众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为全村270余名老人、100多名慢性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季度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累计建立档案1215份,随访600余人次,用村民的话说就是“双喜村的沟沟岔岔、每家每户都留下过李承霞的身影”。村里哪些人是慢性病、重症病人,哪些是“老病号”,她一清二楚、如数家珍,她还根据病人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制订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为了给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李承霞主动对接镇卫生院和县医院,每年为全村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累计体检1500余人次,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在她的辛勤努力下,村上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各种疾病、慢性病控制率明显提高。
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农村,时常需要上门服务,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经常需要上门诊疗送药,跟踪服务,风里来雨里去。谁家孩子有什么病,谁家媳妇什么时候预产期,谁家老人身体状况,她心里都有一本账,白天忙完,晚上也是随叫随到,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一观察就是几个小时,有时遇到危重病人还会随车护送,陪同治疗。三组一位独居老人夜里突发脑梗,她上门测血压,并组织车辆送医救治;四组一名群众摔伤肋骨,手术后无法行走,她就上门换药拆线;村里老人摔伤了,她就上门送药、治疗……这些温暖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乡亲们对她十分感激,她也被当群众誉为“最美村医”。可李承霞却说:“作为一名村医,这都是我份内的事,应该做的,只要乡亲们没病没灾的,身体健健康康的,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和快乐!”
“群众给我‘最美村医’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还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医疗水平和服务技能,更好地服务村里的乡亲们,为大家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近日,李承霞用质朴的话语诠释了她的执着、奉献和担当,用医者仁心书写着最美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