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2023-08-30 11:42:54 来源:三门峡诗教联盟
诗歌教育
给孩子一个诗意童年
“王宜振教童诗”栏目以推荐中国现当代适合儿童阅读的较新的诗歌文本并对之加以品读为主,以此推动全国诗教工作的开展。同时,本平台还开辟“孩子的诗”“诗教课堂”“诗歌后面的故事”“好书推荐”等栏目,欢迎全国诗教工作者、诗人参与互动,共育诗歌教育的花园。
王宜振荐童诗
看雨
任富亮
云跌进荷塘里时
被鱼儿咬了几口
牙痕一个比一个深
天铁青着脸
让雨来问个究竟:
噼噼啪啪
雨的上万个问话落进了塘里
只是这问塘的话
听起来一点也不客气
蝉不鸣了
蛙不鼓了
鱼儿藏到荷的脚下
没有一个人敢回答
只剩下责问的话
半句浮在水上
半句沉到了水下
马唯然品读
谁能想到,一场普普通通的阵雨,在诗人的头脑中竟然能演绎出这么精彩的故事:鱼儿咬了几口池塘里云的倒影几口,这让天不高兴了,它让雨来责问池塘。雨问得毫不客气,结果把蝉、青蛙、鱼儿都吓得不敢吭声。多么神奇的想象,把天、云、雨、池塘、蝉、青蛙、鱼儿这些毫无关联的景物编织到一个情节里,不仅活灵活现,而且读者会心一笑、回味无穷。而最精彩的还要算最后两行,雨责问的话“半句浮在水上/半句沉到了水下”,这两个半句是什么呢?结合诗人虚实结合的手法,我们不难推测,这两个半句,就是雨点砸在池塘上时泛起的水泡。更妙的是,这两行不仅是写水泡,更是写面对雨点的责问时,池塘那半吞半吐、欲言又止的情态,这是“没有一个人敢回答”这句多么形象的表达。这首诗启发我们,想象可以点石成金,让平平常常的生活场景焕发诗意。
孩子的诗
本期点评诗人:王宜振
星星
马雨轩(9岁)
一个个小星星掉了下来
落在了草丛中
让小草的梦里
多了一个星空
点评
夜晚,小星星掉下来,掉到哪儿去了呢?掉到草从中。草丛中有了那么多小星星,小草就开始做梦了,它的梦里有了一个星空。小诗人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的意境。前一个星星,是天空中的星星,为实象;后一个星星,是梦中的星星,为虚象。一实一虚,诗就出来了,像春天的竹笋,拱破了地皮。
力量
汪阳文嫩(10岁)
一声公鸡的啼叫
唤醒了一群公鸡的啼叫
一群公鸡的啼叫
撕破了黑夜的脸
(辅导老师:汪醒)
点评
一只公鸡的叫声,唤来了一群公鸡的叫声。一群公鸡的叫声,撕破了黑夜那张脸。黑夜的脸撕破了,黎明就来了!-首好的小诗,往往有妙句,这妙句往往在诗的尾句。“撕破了黑夜的脸”正是这首诗的妙句,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树
姚佳琪(8岁)
树是泥土的信
一个个果子
是一个个文字
风读了又读
把每一个字
都读熟了
才读懂了
泥巴的甜言蜜语
点评
小诗一开头,就用了一个变形想象:树是泥土的信。树和信没有任何相近相似之处,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形象。那么,两者还有没有联系呢?有。它们在神韵上相通。在用了一个变形想象以后,小诗人又用了一个变形想象:果子是文字。两个变形想象的叠加,给小读者创造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让小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去完善去丰富。接着,小诗人用风作例,写风读了又读、才读懂了泥巴的甜言蜜语。在这里,小诗人写出了诗的意境。一首诗成功与否,全在于它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说的境界实质就是意境。诗歌形象总是隐多于显,藏多于露。化诗歌形象之“实”为诗歌意象之“虚”,这其中凝聚着小诗人不凡的艺术创造力。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写出如此具有想象力的好诗,足见其出色的才华和令人称道的艺术功力。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