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柞水:筑牢防汛救灾“堤坝”的乡镇力量

2023-08-29 12:23:2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许燕 陈明亚 刘玲 石仁柱 江东 张婷婷 伍娟 王小东 蔡楠 文/图)连日来,商洛市柞水县正处于主汛期,全县奋战在一线的乡镇干部齐心协力应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各类灾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筑牢“防汛堤坝”。

img1 

面对严峻防汛形势,该县红岩寺镇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多次召开网格化管理专题会议安排,划分片区、责任到人。镇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深入村组督导落实,积极指导各村组建前线指挥部,实行镇村联动、双线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全面发挥防抢撤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各村对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河道、滑坡体等重点部位进行隐患排查和日常监测,分片分组绘制全村农户重点部位图,逐一落实具体责任人。

建立微信群,动态掌握包联户的具体情况,及时通过电话、微信群等途径传递雨情汛情信息。根据分片包联情况,每户张贴明白卡和醒目片区划分卡,做好宣传,切实保证所有群众在出现灾情的第一时间,按照预定路线有效撤离到位。对各村的指挥机构设置、工作机制建立、避灾场所设置、物资储备及管理、防抢撤机制落实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查找存在问题、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此项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该县小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冲锋在前,从严从实从细做好防汛减灾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全面筑牢防汛救灾“红色堤坝”。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靠前指挥,把防汛责任传导压实到最基层。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持续关注气象预报和天气变化,确保汛期雨水情、恶劣天气等情况能及时传达、会商研判。同时,紧盯五保户、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重点查看居民住房内外环境,详细了解房屋是否有漏雨进水等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妥善转移安置。

img2 

镇纪委通过“三查三看”,按照县纪委《关于加强汛期监督执纪工作的通知》要求,督查各村(社)防汛防滑工作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值班带班人员是否在岗,各撤离点、安置点撤离责任人是否脱岗、空岗,是否把应撤人员撤离到安置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否放在首位,是否存在虚报、瞒报情况,检查物资储备和生活保障情况,撤离到安置点的群众生活是否有保障,了解是否储备有大型机械,确保重大灾情出现能及时抢险。       

瓦房口镇多举措应对主汛期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各类汛期灾害,职责再明确,确保防汛工作责任再夯实。截至目前,全镇14处地质灾害点和30处险工险段及31处安置点责任人在岗履职。始终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导向,开展迎主汛安全大检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村(社区)联村领导及支书带队,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无死角地大排查,做到“横到边、纵到底”,派专人对风险地段设立警示牌,做到小问题立查立改,大问题及时上报。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传达各级来电来讯信息,准确识别汛情、科学调度、赢得时间、赢得主动,实现“反应迅速、转移快捷、避险有效”的目标。

按照“宁可备而不用,绝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对各安置点应急储备物资再充实,全镇7村1社区充实棉被200床、应急床20张、铁丝1000斤和编织袋8000条。

img3 

该县凤凰镇为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落实“双二五”防汛模式,本轮防汛演练主要围绕预警发布、现场救援、综合协调、疏散转移等十一项科目,设置综合协调、医疗救护等五个演练小组,模拟因连降暴雨,各村(社区)隐患灾害点可能威胁周边村(社区)群众,立即组织人员安全转移。演练从凤凰镇防汛值班室接到险情报告开始,受威胁群众在接到村(社区)预警信息员发布预警信号后,在镇村干部的有力组织下,按照事先确定的避险路线安全有序撤离。

撤离至安置点后,凤凰镇镇长张大雷及各村(社区)联村领导安抚群众情绪,并向群众讲解此次夜间应急避险演练的重要性,以提升群众应急反应能力和避险水平,进一步提升了该镇各村(社区)的汛情应急处置能力和干部群众的防汛救灾意识,为做好防汛抢险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img4 

下一步,该镇将以此轮演练为契机,严格落实防汛备汛责任,全力做好防范应对汛情和群众转移避险工作,以练备战,守护安全,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墙”。

该县营盘镇在筑牢“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着力在早、细、快、严上下功夫,扎实筑牢防汛工作防线,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早”字当头,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完善直达基层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第一时间到村、到组、到户、到人;提前落实巡查排险力量,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抢护、保安全。对辖区可能受暴雨洪涝灾害威胁、地势低洼等区域,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根据高、中、低风险进行登记,建立防抢撤责任落实清单,对受威胁群众落实“镇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点”盯守责任,确保各类风险隐患信息准确无误,群众安全守护责任到人。

按照预警信息和上级工作要求,加强综合分析、科学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对可能受到灾害严重威胁的区域及时发布转移避险指令,果断迅速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严格贯彻好“提前2小时撤人”“提前4小时撤车”的工作要求,全面确保群众安全。

同时,严格信息报送程序、制度和渠道,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现象,发生突发重大险情灾情,要按规定30分钟内报告县防汛办。

责任编辑: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