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彬州市义门镇:三产融合兴产业,筑牢易地搬迁“主心骨”

2023-08-22 17:04:3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拜西锋 孙玮 记者 赵小康)彬州市义门镇易地搬迁中心安置社区位于镇街道南段,共分为小康佳苑社区和豆家湾安置点、幸福院;落实安置易地搬迁群众249户901人,其中安置小康佳苑社区225户873人,豆家湾安置点、幸福院24户28人。

d7c11860e0d4d268904a02c32ff75f0 

义门镇党委为解决易地搬迁中心安置社区“头雁”选人难、发展空间窄、村级产业“小而散”、传统产业“长不大”和新兴产业“落不下”等问题,跨村社区成立中心安置社区暨豆家湾村“三产融合”示范区联合党委,探索推行“联村共建、村企合建、结对帮建”产业发展模式,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行动注入了“源头活水”。

夯实基础壮“一产”。培育“万药千粮百果”工程。一是推行村企合建模式,依托农机服务中心和大健康产业园,整合秦家庄五指梁荒山坡地10000亩,撂荒开垦轮茬种植中药材和青贮饲草,建成万亩中药材基地,实现荒山荒坡变为药田花海。二是推行联村共建模式,在芦寨、弥家河等7个村建成千亩粮油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增收。三是试行结对帮建模式,打造“千棚羊肚菌种植基地”;以杜家岸村润丰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技术力量,以豆家湾160亩集体现代果业种植示范园为果业基础,以优质果树育苗基地为源头依托,通过“党组织+平台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三变模式,不断提升脱贫人口的效益分成和就业附加值,把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2c78f7e640cc5c9a14a72563edd76d7

精深加工扩“二产”。整合农特产品分散资源,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一是小杂粮加工专区,依托千亩粮油种植基地,实现从原粮种植到生产加工的产业链融合新模式,提高彬州粮油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农副产品加工专区,采取订单收购,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优质小麦为生产原料,传承“彬州御面”特色产品,推动手工生产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变,实现了“原产同卖”,带动群众增收。三是饲草加工专区,以万亩药材种植基地药草轮茬种植为饲草加工原料产地,兼顾回收利用农作物废弃秸秆,辐射周边群众利用撂荒地种植饲草,生产优质饲料向彬州及周边养殖场销售。

3264d5bbdc752bd3aa6db09075ba20e 

产销互促兴“三产”。推进农业“供运管销”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品牌销售服务体系,以电商服务中心为线上售卖平台,彬州及省内商超为线下销售平台,大力推广红岩河牌石磨面、小杂粮、纯菜油、御面、苹果等30种本土特色产品,提升品牌溢价。二是储藏运输服务体系,依托市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投资3000万的冷链物流及物资贮备中心为农特产品贮存运销平台,提高农特产品贮藏质量和运送效率。三是农业管理服务体系,以五指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管理服务平台,发挥农机托管服务中心作用,组建50人的农技、农机、农事服务队伍,对镇域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农业服务等,推动农业农村管理服务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

5bc2801dd7166cd7755dd940bf1f537

2023年豆家湾联村党建“三产融合”示范区预计可带动群众稳定就业220人,实现人均年增收2.5万元,同时带动部分易地搬迁及一般脱贫户400余户年固定分红1200元,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入超过10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赵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