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爱,可以轻柔地洒落——记甘泉县退休教师袁义兰

2023-08-19 23:36:5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范筱霞 蔡易静 记者 郑玮)“如果没有我大嫂,就没有我的今天。”电话中,远在铜川工作的刘振洋说。

“如果没有我大舅妈对我们姐妹从小的帮助,我和妹妹是不会过上现在这么好的生活。”甘泉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姬晓说。

20230819233814179-48-54818.jpg

他们口中的大嫂、大舅妈是谁呢?她就是甘泉县退休的教师袁义兰。

今年68岁的袁义兰,原来是一名民办教师,19岁时经人介绍嫁给了在新华书店上班的刘振江。

刘振江的家在下寺湾镇井家峁村,他是家中的老大,他们共兄弟姐妹五个人,当时的袁义兰正好就在井家峁教学,那个时候小叔子刘振洋才3岁,因为婆婆公公要上山劳动没人带孩子,所以,袁义兰上课的时候,就把刘振洋放在教室的门口,等上完课后再带着他。没想到就是因为这样,使刘振洋在很小的时候便对上学很感兴趣,袁义兰教同学们识字的时候,刘振洋也开始跟着学,就是这样,刘振洋每天都跟在袁义兰的身后,到了上学的年纪,也比其他同学的学习更容易一些,所以他就帮同学们写作业,也能挣一些如弹弓等小玩具,没想到被袁义兰知道后,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因为这件事刘振洋记恨了袁义兰很长一段时间,甚至都不愿意跟着她去学校。但随着袁义兰的耐心教育,使刘振洋渐渐明白了嫂子的用心良苦。

渐渐地袁义兰的女儿和儿子先后出生了,她一直带在身边,虽然最小的小姑子刘振梅和袁义兰的儿子同岁,也许婆婆考虑到袁义兰太忙了,没有让袁义兰把小姑子也带上,但袁义兰不管多忙,总是把四个孩子纠留到一起吃饭、一起写作业。

20230819233819522-59-f43dd.jpg_scale.jpg

袁义兰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就在刘振洋小学毕业后,她被调到了城边村曲里的学校,而刘振洋正好要到城里上中学去,为了更好地照顾他,袁义兰把他接到身边,既辅导了他写作业,又教育了他好好做人,这让懂事后的刘振洋十分感动。

在当下,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生活麻烦事儿多着呢!那个时候,袁义兰也为了更好地去教学生,就上了函授,为了学习,她每天忙完孩子们的事才去看看书,每晚睡觉都在凌晨的两三点,也为了让他们吸收到更好的营养,她每天变着花样为他们做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刘振洋考上了西安劳改警官学校,他们承担着他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有家里的儿女、小姑子上学的学费都要他们出,也考虑到要生活更加方便,他们还在县城西台下面买了一个小院。这些费用的支出,只靠工资是维持不住的,真是一元当两元花都支不开。于是袁义兰租了个房子每天下班给家人把饭做好后又去卖生活用品等东西。

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是平淡而幸福。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就在1996年即袁义兰41岁的时候,小姑子刘振英夫妇因病在一个月内相继去世。留下一个14岁、一个8岁的小姑娘没人带,袁义兰看到其他亲戚都在乡下,而且生活也不富裕。想到只有他们在城里,这样更方便两个孩子读书,将来她们考出去了则可以过上好日子。

20230819233821450-82-04e5f.jpg_scale.jpg

就在袁义兰准备将两个孩子带到身边时,有人开始劝着她:“你要做好准备,一个到是大了一点,可另一个才8岁,你还不如留给她们的爷爷奶奶,让他们去管吧,不然能把你累死。”“不行,那些人都没有文化,如果留下的话,说不定等稍稍大一点都给嫁出去了,那孩子们受罪的日子可在后头了,还是我带上吧,我受苦也就受这几年,将来她们考出去了,再也不用受苦了。”听到劝说,袁义兰随口而说出这样的话。那时的袁义兰,想到家里的几个孩子刚考出去,自己的日子才轻闲起来没几天的时间,当看到两个可怜又泪流满面的孩子没人照顾,她的眼泪马上就流了出来,上前把她们紧紧地抱在怀里安慰着。

其实,袁义兰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很不易,因为,她很早就知道自己是抱养的,虽然一直帮着娘家照顾着养母,但养母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三天两头就要往医院跑,袁义兰考虑到1994年婆婆因为脑出血去世后,她要接公公到城里生活,可公公感觉到他现在还能动得了,刘振江帮他带着小儿子和小女儿,现在又帮他带着两个外孙女,他不想给大儿子增加负担就没答应袁义兰。从那之后,袁义兰便和刘振江隔三差五地去看公公和养母。但家中还有两个要上学的孩子,很多时候忙不过来,所以,1998年3月份,她把养母接到身边照顾了;2001年2月,她硬是把公公也接到了身边照顾,这让刘振江感动不已。

全凭自家住的是小院,如果是楼房的话,这么多人睡哪里去?

可刘振江毕竟是个男人,干什么也不方便,袁义兰虽然因为着急流过眼泪,但她知道这些人谁离开这个家都不行,所以,毅然擦干了眼泪,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袁义兰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给上学的把饭做好,让她们吃得饱饱的去学校上学,又感觉到公公的年龄大了,那么早叫起来吃饭不合适,可想到自己还要去上班,便把给公公做的饭放在锅里,叮嘱他起来热热再吃。

袁义兰的养母患上了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有些药要饭前吃,有些药要饭后吃,她便把饭做好后给养母送过去,看着养母把饭前的药吃了,然后让她把饭吃后,再把饭后的药吃了。因为这,把养母惹恼了几次,硬是耍脾气不吃药,袁义兰看到这样,就像小时候母亲哄小孩子吃饭那样哄着养母把药和饭都吃了,她这才安心地去上班了。

为了家里人的生活,袁义兰利用周末的时间,晚上坐上车去西安进货,第二天选货,晚上回到家的时候都是凌晨两三点了。由于太累了,早上起来两只眼睛红肿红肿的,但她还不忘记做早饭。

“大舅妈,我不上学了,我和你一起分担家里的开支。”姬晓吃过早饭,准备上学的时候,却看到她舅妈那样的辛苦,感觉到自己上学只能继续给舅妈增加负但,她很想给舅妈减轻负担,便这样心疼地对舅妈说。

岁月的洗礼和风霜并没有将袁义兰压垮,而是让她的意志变得更加坚强。但听到姬晓的话后,袁义兰流眼泪了,她说什么都不肯让姬晓退学,还说,只有你考上学,将来没有后顾之忧时,才算真正对得起她了。

姬晓听到这句话后,流着眼泪去学校了,她比以往更认真地学习了。并在哥哥姐姐的辅导下,她最后考上了洛川师范。

当姬晓从洛川师范毕业后要去上班,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姬晓举起一杯酒对着刘振江说:谢谢大舅。

刘振江没有接过酒杯子,反而让姬晓把那杯酒端给袁义兰,并告诉姬晓,她才是你应该感谢的人。姬晓听完这句话后,哭着向两位老人跪下了,并对身边正在读高中的妹妹姬娟说,他们是咱俩的再生父母,你一定要考个好大学。

姬娟流着眼泪点着头,经过大家的辅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2007年姬娟考上了西安的一所大学,如今已在西安的一家外贸公司上班。

20230819233821152-45-c40c6.jpg_scale.jpg

“以前我很不理解婆婆,因为家里就没安静过一天,但看着小爸、小姑、还有妹妹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我理解了,婆婆实在是太不容易了。”采访中,袁义兰的媳妇白继霞激动地说。

为了这个家,袁义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仅无怨无悔地赡养着老人,还教育着孩子。她就是用她瘦弱的双肩撑起了这个特殊之家,更是受到了周围群众的好评和称赞,大家都夸她是“刘家好媳妇”。

2019年8月份的一天,93岁的养母病情日益加重,袁义兰来到医院多次要求医生要用最好的药、要尽最大的努力对养母进行救治。当年9月,养母病情危重时刻,在从医院回家的车上,泪眼婆娑的袁义兰一直将养母紧紧地抱在怀里,直到养母安然闭上眼睛。

采访中,笔者十分敬重地和袁义兰握手时,夸她真的很伟大!她笑着说,她只是做了她该做的事,看到孩子和老人们都过好了,她才高兴。

采访到最后,刘振江激动地说:“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是我们刘家上辈子积的德,现在我也退休了,我要利用这些时间好好陪陪她。”

说完,刘振江感激地望着身边的袁义兰......

责任编辑:郑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