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甘泉县高英凤:用剪纸走出了漂亮的人生

2023-08-16 13:35:54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范筱霞 记者 郑玮)7月3日,高英凤在由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在剪纸总决赛中,荣获了第一届全国农民技能大赛手工剪纸赛项三等奖,她也是市级传承人。

20230816133632707-88-fbbd4.jpg

笔者在采访中得知,她走上剪纸的路是因为,当邻居家叔叔结婚,她剪下一双大大的红色喜字帖在新房窗户上时,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就注定了此后她的人生与剪纸的不解之缘。

1981年,高英凤出生在甘泉县下寺湾镇柴关山,她从小就特别喜欢琢磨庄户人家窗户上贴的纸花花。8岁时,高英凤就拿起了剪刀慢慢琢磨,很快,一张像模像样的喜字便诞生了。在父母的夸赞下,小英凤兴致更浓。

一张平淡无奇的纸,一把剪刀,一门精湛的手艺,辗转几下,一幅幅活灵活现的花鸟剪纸便在人们的惊羡中成形了。

婚后的高英凤生活在安塞,偶然的机会,她有幸和国家级传承人李秀芳学习剪纸。2015年冬,她参加了第二十二届杨凌农高会,她用剪纸赚到了第一桶金,虽然数额不大,但对她来说意义非凡。2015年11月26日,她在安塞注册了第一家公司“安塞凤剪民间艺术品销售有限公司”,同时注册了第一个商标“凤姐民艺”。

2017年夏,高英凤带着全家回甘泉老家看望家人。站在自家的硷畔上,看着贫穷的家乡和乡亲们,她心中感慨万千,悄悄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利用自己的专长,带动父老乡亲去感知外面的世界,去摆脱贫穷。

有了想法便要付诸行动,于是,她决定要回家乡发展。并在忙碌中于2017年9月10日,甘泉元芝民间文化营销有限责任公司在她的努力下注册成功。公司一成立,为了让广大农村妇女掌握民间剪纸技艺,创造增加收入的新渠道,她便举办了贫困及失业妇女初级剪纸培训班,同时,也为了扩大宣传,吸纳更多的人学习剪纸艺术,高英凤成了“侦查员”,她走村串户,找关系物色民间艺术爱好者,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培训上岗。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此时正值年关,家家户户都开始备年货,走亲访友。腊月连天大雪,她的脚在晚上冻得发痒而无法入睡,但她丝毫没想过放弃,继续寻找剪纸爱好者。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年底,她的第一期剪纸培训班在下寺湾村委会终于按期开班了,她又激动又兴奋,几乎对每位学员都是手把手地教着。经过12天,第一期剪纸培训班结束了,让高英凤没有想到的是她收到了一份厚重的礼物——学员们送给她一面锦旗。也就是那一次,她成功签约了25名会员。

20230816133632690-73-bb502.jpg

就是这样的高英凤,在第一期培训会结束后,作为我省的唯一剪纸传人代表,参加了全国妇联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启动仪式,更高的荣誉也更坚定了她继续走民间艺术创作和发展文化产业之路的信心。

有了这样的肯定后,高英凤更是一手抓学员的技能培训,一手抓宣传工作。不久后,桥镇乡政府、美水街道办等部门先后邀请她为剪纸爱好者做培训。

“高老师不光教会我们剪纸技能,还带领我们一起不用下苦力就把钱赚了。”下寺湾剪纸的学员李秀丽逢人总是这样说着。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剪纸水平,高英凤也不断外出学习。如今,也为了工作方便,高英凤在2020年5月份把工作室搬在了美水街道办太皇山社区,更是方便了许多剪纸爱好者前来参观与学习。

“以前只是喜欢看别人家的剪纸,我连想都不敢想,如今高老师给我们免费指导,如果我们剪的好了还回收,我的作品也被回收了不少。”太皇山社区的居民高美琴笑着说。

据统计,自公司成立以来,高英凤参加了多次公益活动,捐赠剪纸作品百余件,折合人民币27000余元,免费培训学员1100余人次,剪纸进课堂参与人数4000有余,贫困户138人,陆续提供就业岗位累计136个,为妇女创收约25万元;并连续五年受陕西省妇联派遣参加了第二十二届、第二十三届、第二十四届、第二十五届第二十六届杨凌农高会(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参展产品为剪纸、农民画系列产品,也很好的为贫困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就业以及甘泉全域旅游奠定了基础,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百余个,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为该县新增加的6位县级剪纸传承人,使她的团队夺得中、省、市各类剪纸奖项113个,2020年甘泉剪纸在她的带领下参加中国剪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系列活动剪纸展,第一次以县为单位参加省级展览,2020年,就是在她的带领下,甘泉剪纸等25人被录入中剪纸人才信息库成员库。

责任编辑:郑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