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弘扬延安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2023-07-23 21:29:5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高常生 通讯员 薛宝利)韶华如驶,时光如掷,延安育才学校教育集团充分利用延安革命圣地红色文化资源禀赋,把“以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作为教育集团育人的最富资源、最亮品牌、最大特色,积极践行“坚持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育人理念,不断深化集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双减”工作见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齐抓共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力实现集团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img1 

一、弘扬延安精神,筑牢战斗堡垒

一学期以来,学校积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巨大的信仰力量,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是理论学习强思想。学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立了“书记领学、支部促学、支委督学”的学习体系,通过“五课五融”,即:上好“示范课”,将理论教育融入思想建设;上好“网络课”,将理论教育融入师生日常;上好“思政课”,将理论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上好“德育课”,将理论教育融入德育主题活动;上好“实践课”,将理论教育融入具体行动,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提升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二是意识形态筑防线。学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通过“三个强化”,即:强化政治引领,党总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强化宣传导向,学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主旋律和正能量涵养学校教育生态,守住舆论主战场;强化制度落实,构建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按照分级分层负责的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落实到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留空隙、不留死角,不断提高教师政治思想意识,把握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img2 

二、建强教师队伍,淬炼高尚师德

作为一所红色光芒照耀下的学校,育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淬炼高尚师德,用实际行动诠释党的宗旨。一是勤于学习铸师魂。围绕陕西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了“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学习教育行动,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系列法规制度强化师品师德。先后组织教师到西北局旧址、金延安红色家风馆等地参加“用延安精神淬炼师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接受党性锤炼。观看“清风茶馆”“白恩培沉浮录”等视频,加强党员教师纪律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勇于奉献扬师德。全校教师牢记党的宗旨,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拉近距离,了解学生的所困所疑,热情的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一对一结”帮扶、入户慰问,使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组织8名党员教师开展“党员志愿者送教服务队”志愿活动,提升基层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组建由行政班子成员、交通警察、家长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的“警校家”护学保畅行动,确保学生上下学的安全,缓解了学校早高峰拥堵同时,也成为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延安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初验阶段,志愿服务队在公交站点引导乘客自觉排队、文明乘车,营造了温馨和谐、文明有序的乘车环境,受到了宝塔区委宣传部的通报表扬,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了育才力量。

img3 

三、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立德树人

学校始终坚持在延安时期就提出的“为革命培养接班人”的目标,不断深耕育小弘扬延安精神“六字诀”红色教育模式,让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一是学好党史校史。育小的校史就是很好的红色教材,学校充分利用这个独有的红色资源,通过组织学生从校史学起,观看校史片、参观校史室,了解红色育才的光辉校史,学习育小师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学生懂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苦难与艰辛、执着与伟大,进而知晓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二是讲好红色故事。每学期定期邀请“五老”(老红军、老战士、老八路、老革命、老模范)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宣讲红色故事,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三是传唱红色歌曲。学校利用校园广播、音乐课堂、主题队会教唱红歌,“六一”开展“礼赞新时代,同心向未来”大型艺术节,“七一”举行“爱我中华”红色经典诗歌朗诵和“弘扬红色旋律,争当时代先锋”红色故事大赛,让孩子们唱响爱党爱国主旋律;形成“人人唱经典、红歌传校园”的浓厚氛围。四是演绎红色故事。开展“演绎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舞台剧活动和红色故事比赛,同时由学校师生根据革命历史故事和红军小学发展史,自编自导了《无名小英雄》《半夜鸡叫》《红色小战士》《小红军北上》《鸡毛信》等5部红色微电影和大型历史情景剧《延安岁月》。五是追寻红色足迹。四月是学校革命传统教育月,学校组织师生参观革命旧址,学习延安精神,追寻红色足迹,亲身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民服务的精神,引导学生从小热爱党、拥护党、感恩党。六是培养“小小讲解员”。学校成立了“红领巾宣讲团”,培养700多名的小小讲解员。利用节假日,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革命旧址,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延安故事,展现延安风貌。

img4 

四、深化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质量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原点。作为新时代的育才人,育小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及时接受新事物、了解新思想、研究新理论、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不断推动学校改革创新。一是推动教学改革,落实“双减”政策见效。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目标,学校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示范课、研讨课、课题研究等工作,形成自主高效课堂新模式,不断强化“三个课堂”(优质高效的常规课堂、丰富多彩的拓展课堂、注重锻炼的实践课堂);大力实施“六大举措”(抓好教师队伍、提高育人能力;聚焦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加强作业管理、提升作业效能;丰富课后服务、满足多样需求;聚力家校协同,共育学生成长;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着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二是加强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核心素质。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以分享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骨干教师为目标。今年以来,学校采取邀请专家、研讨交流、校际交流、送教下乡、专题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邀请市、区专家、名师到校开展讲座3次,磨课5节,参加各级各类培训652人次,讲授公开课23节、举行专题讲座9场,送交送培12课,校级交流课6节,申报4个省级课题,编印校刊第6期,共发表师生作品125篇;校报三期,共发表师生作品共36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78篇,发表或获奖26篇。三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两节两会”和大型艺体活动为抓手,通过每周三的社团活动,积极开发具有“学校特色、教师特长、学生特点”的腰鼓社团、篮球社团、足球社团40余个,陕北剪纸、红色歌曲传唱、红色经典诵读等特色课程30余门,不断完善校园足球联赛机制,积极开展书画比赛、诗歌朗诵、器乐大赛和假期实践作业,给学生搭建个性成长的“舞台”,让学生学有所选,学有所长,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体验中增长才干,在快乐中释放个性,全面发展。

img5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育小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奋进新征程立德树人、谱写新时代红色育人新篇章。

责任编辑: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