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坚守党员初心使命 中医助推乡村振兴

2023-07-05 20:13:2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段宏江 通讯员 武朝旭) 孙建平是院长,也是医术一流的中医,凡是铜川市宜君县人都知道。作为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不忘初心传承岐黄之术,大医精诚救死扶伤,40载坚守一线,以自身所学为20多万人次诊疗,被患者称作尧生卫生院的“八级技工”。

少跑路、少花钱,真情付出保护乡亲健康

推开宜君县尧生镇卫生院理疗室的门,眼前的一幕令记者顿时震惊:坐着的、趴着的、躺着的,不大的房间里竟然候着近20名患者。他们有的身上扎着针,有的背部拔着火罐,有的正在接受中医师的按摩推拿。

据了解,这些患者大部分都是附近乡镇的村民,时间允许时就前来问诊、调理身体,都是孙建平的“老顾客”。

“孙大夫你看看我这个腰特别疼。”“孙大夫,我这脚特别麻,你给我看一下。”问题很多,孙院长也很忙,一会坐堂问诊,一会给患者扎银针。

谈及孙大夫的医术,大家纷纷叫好。其中一个刚在腿上扎完针的中年妇女用手指着墙上挂着的锦旗说:“这锦旗有黄陵、洛川、铜川、西安、湖北等地的,孙大夫名气大着呢!”

他最懂基层劳苦大众的疾苦,在长年累月的看诊中,坚持不让患者多花一分钱。“孙大夫不仅收费便宜,看病还准,我们只要身体难受了就过来,孙大夫扎个针再加几服药就好,花不了多少钱。”

尧生镇东社村村民郭怀林告诉记者:“过去看病到大医院花费太大了,挂号和检查费就要几千元,算上治疗费就更多了,还不算生活费用,看一次病一年就等于白干了。”像郭怀林这样想的人在农村不是少数,他们常年务农务工,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的困惑不能根治,只能缓解,而大医院动辄几千元的消费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增添了负担,辗转反侧乱投医最终选择了到离家近的尧生镇卫生院进行治疗,从此就再也没有换过地方。

孙大夫不仅坐堂问诊,对老龄化、行动不便等困难群众也会上门义诊,送医送药,让群众获得满满的关怀。

硬件提升、师徒传承,全方位增强服务满意度

“我当时来的时候条件真的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医疗设施简陋,人才匮乏,院门打开蒿草有半人高。”孙建平回忆着说。

从医院的硬件设施改善到中医药文化等的植入,从制度建设到人才培养,从坐堂问诊到下基层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等,孙建平带领全体医务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完善各项基础建设,让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医疗业务量明显增长。

“到我们这里看病的很多都是老年人,到这儿来咱就要细心呵护,这个设施就是我申请资金添置的,这样子老年人行动也安全。”孙建平指着墙边的适老化改造设施告诉记者。

农村出身的他对黄土地上的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是高额工资的诱惑还是单位人员调整都被他谢绝了,孙建平坚定地说:“我哪里都不去,老百姓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这里就是我的家。”为了能更好地服务群众,几年来,孙建平以“师带徒”的形式先后培养中医药人员5名,定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他常常教导跟随他学习的医护人员要学精本领,用真情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药房抓药的医生胡艳玲是徒弟之一。对于她来说,师父的一言一行都是她学习的榜样。“他是一个很有耐心和爱心的人,来求诊的患者无论贫富都一视同仁,我们院从早上上班到下午四五点,我师父就一直在忙,连吃饭时间都没有,只要有患者来找他看病,他都竭尽全力地治疗,从不推脱。”胡艳玲说,2020年,孙建平因病住院,原本手术后要休养两月,可他休息一周后就回到岗位上了,因为十里八乡的患者已经等了很久。

“为人为医,厚德博爱。既然选择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居民,就更加考验我们的医德。”2017年12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人民网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最美中医”评选活动入选名单揭晓,经过一年多的审查、评选,来自全国各地的79位中医药工作者被确定为“最美中医”宣传活动的宣传对象,陕西省一共有3人入选,其中孙建平是铜川市唯一入选全国“最美中医”的医生。

在孙建平看来,作为在基层工作的医生,他能做的就是要让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花最少的钱、受最轻的痛、治最大的病,让健康扶贫惠泽到千家万户。“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为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感到骄傲和无上的光荣,作为一名党员,我也将继续坚守基层,治病救人,用我的行动践行我入党的初心!”

编辑:杨娜

责任编辑:严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