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18:15:4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记者 赵生杰/文 屈红伟 窦翊明/图)6月20日,夏风微醺,天蓝云白,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办的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第二场走进了西安阎良区。来自中央和省市30余家媒体记者走进阎良,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追溯阎良区美丽乡村发展的足迹。
大家首先来到了中国甜瓜之乡的核心产区——关山街道北冯村。
关山街道是中国甜瓜之乡的核心产区,有省级甜瓜科技示范园区一个,带动本村甜瓜种植面积2000亩,甜瓜品质优良,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北冯村地处石川河东岸,辖区产业特色突出,村富民强,目前已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在阎良甜瓜主题文化馆,可以看到14种各不相同的甜瓜,这些都是阎良区研发培育种植的品种,有的长相像西葫芦,有的像冬瓜,不同品种的果肉颜色、甜度、外皮的软硬程度也都不同。西安幸福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建朋介绍,这些品种目前最受欢迎的是薄皮瓜,最具特色的是金山,新品种,国内只有阎良地区有种植,果苗在试验田种植培育四年后,现在已经上市。
据北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冯尚堂介绍,近几年来,北冯村以乡村旅游为主线,以甜瓜、相枣、樱桃、羊乳四大产业为支撑,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村集体合作社+秦龙乳业+旅游公司”的乡村旅游模式,带动民宿、农家乐发展,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已与9家旅游公司签约,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达6000万元。北冯村先后获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省级基层标准化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等多项荣誉。
来到阎良,最不能错过的乡村美景就是石川河畔那一片片绿树成荫的相枣林。
在这里,身着汉服的乐手们正抚琴弹奏;阎良区女书画家们在手编草帽、蒲扇上悠闲作画。记者们陶醉其中,不仅忙碌记录着这唯美时刻的同时,也深切感受着西安第二大古树群的无穷魅力。
6月的相枣林 ,微黄小巧的枣花还未褪去,一粒粒小果果已经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枣枝茂密苍翠,与脚下的如茵绿草相映成画,美轮美奂。
在现场,有好奇的游客忍不住询问工作人员,为什么相枣只适宜生长在石川河两岸呢?对此,工作人员是这样解释的:石川河河床面积宽阔、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这些先天条件为阎良相枣独特的品质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多年来,石川河畔的相枣产业不仅成为了这里的一道靓丽风景,更是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石川河畔七个村庄的相枣口感最佳,产量青枣每亩地约2000余斤,目前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可谓供不应求。”阎良区东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丁经森介绍说。
据了解,近年来,阎良区引进了枣果智能化烘干设备,先进的自动分拣功能使得枣果表面干净整洁、大小均匀、易包装、耐储运,提升了枣子商品性能,产值也跟着大幅提升。依托历史底蕴深厚和原生态自然风光并存的千年相枣林,阎良区连续多年举办“阎良相枣”文化旅游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活力,让这些古树群重新焕发生机,不断助推石川河两岸群众增收致富。
接下来,早已沉浸在阎良“和美乡村”美景中的记者们没有停歇,又兴致勃勃继续参观了阎良区乡村振兴学院、武屯街道老寨村、西安百跃羊乳集团及养殖基地,新兴街道井家村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近距离感受着阎良区在乡村产业、文化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努力和实践,探索寻找农村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巨变后面的基因和密码。
阎良北冯等村的发展仅是阎良区73个行政村的缩影,这些村庄依托各自文化、产业、环境等特色,共同谱写出阎良区乡村振兴的美丽乐章。
据阎良区委常委、副书记贺卫涛介绍:近年来,阎良区培育壮大省市级农业园区26个,鼓励扶持村级合作社50余家,带动种植户6000余户,发展设施果蔬15万亩,提标改造高标准农田11.3万亩,建成6万亩全国最大早春甜瓜基地,聚力打造“瓜菜畜果”四大产品矩阵,先后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精品瓜果综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使“中国甜瓜之乡”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编辑: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