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16:54:3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记者 邓龙辉)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管并重、平灾结合”的要求,西安市新城区根据应急避难场所2023年度建设任务,综合考虑全区灾害风险分布、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密度和公共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基础,持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面提升我区抵御和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创新思路拓宽渠道
新城区成立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制定了《新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细则》,对各单位的任务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压实各方责任,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还组织交流培训,邀请西安市应急管理局专家结合相关案例对建设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不定期对各单位建设进度进行督导检查,对照建设标准逐条逐项抓落实,确保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
考虑到辖区属于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人均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公共绿地的比例相对偏低,可供使用的土地资源匮乏。新城区立足实际,转变工作思路,借助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深入各街道开展调研,充分发挥辖区学校多的优势,将学校纳入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弥补了辖区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设施不足的缺点。
多管齐下抓落实 多项工作融合开展
围绕年度建设任务,多管齐下,狠抓贯彻落实。一是认真学习国家、省、市相关标准,搞懂弄通细节问题,促进建设任务更加规范、高效。二是把握重点,将工作重点放在7个Ⅲ级以上应急避难场所,督导检查建设进度,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定期对各单位建设进度和好的做法进行全区通报,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三是对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经纬坐标、联系人、管理单位、面积、可容纳人数等信息建立台账,做到数据随时可查。四是在学校、社区等应急避难场所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检验各个功能区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今后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经验。
新城区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防震减灾等工作相结合。将拟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列入到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计划,两项工作同步开展。针对学校、社区、养老院等机构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进行防灾减灾宣传,讲解避险、逃生、急救等知识,使人民群众了解掌握紧急避险和逃生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下一步,新城区将聚焦年度工作任务,拓宽眼界,深入思考,进一步探索新的方法措施,提升工作水平,增强履职能力,高效率、高标准完成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切实提升灾害应对和紧急避险能力,为西安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城力量。
编辑:唐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