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丹凤县委书记:擦亮百年葡萄酒品牌让首位产业再铸辉煌

2023-06-20 09:41:3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樊利仁 张鹏 文/图)6月18日,“一城红酒 百年味道”2023年陕西丹凤首届红酒节启幕仪式暨陕西丹凤葡萄酒产业推介会在丹凤县举行。陕西省政府副省长徐明非宣布启幕,商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青峰致辞,商洛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贾永安主持活动,丹凤县委书记郭安贵推介丹凤葡萄酒产业。
 
 
  
  启动仪式上,播放了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齐续春的视频致辞;陕西省政府副省长徐明非,政协陕西省副主席高岭,陕西省委外办、省友协常务副会长姚红娟,商洛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青峰,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陕西省文旅厅副厅长盛义军,陕西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昌利,丹凤县委书记郭安贵共同为陕西丹凤首届红酒节启幕。
  
  本届丹凤葡萄酒节由中国酒业协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共商洛市委、商洛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商洛市商务局、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自6月17日至6月19日(会期三天)。
 
 
  
  毛里求斯、摩尔多瓦、萨尔瓦多、保加利亚、哥斯达黎加、牙买加、阿尔巴尼亚、马尔代夫8个国家驻华大使和代办见证启幕仪式;毛里求斯驻华大使王纯万(H.E.Alain Wong Yen Cheong)致辞;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授予丹凤县“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名城”牌匾;萨尔瓦多驻华大使阿尔多•阿尔瓦雷斯(H.E.Aldonov F.Alvarez)、摩尔多瓦中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龙芳涯、马尔代夫前驻华大使莫芮德分别与丹凤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春亮签订《经贸合作备忘录》《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中央纪委原副部级巡视专员戴俭明,国务院国资委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原农业部副部长宋树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书记翟惠生、国家发改委原司长于国栋、原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严冯敏、中国酒业协会执行理事长王琦、陕西酒业协会会长陈钊、中国葡萄酒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李记明、中国葡萄酒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房玉林,分别为在葡萄酒中国鉴评体系—第五届京东葡萄酒产品评价活动中获得“丹凤葡萄酒代表性产品”称号的10款丹凤产区葡萄酒颁发证书;随后,还举行了丹凤首届红酒节15个项目的签约仪式。20个国家驻华使节,中省市县相关领导出席活动,中国酒业协会专家、会员,商洛市各县区代表、商洛周边部分县区负责人,有关协会和企业家代表以及媒体记者4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丹凤葡萄酒始于1911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教徒华国文引入欧洲工艺,在丹凤龙驹寨建立“美利酿酒公司”从事果酒酿造,至今已有111年历史,是继1892年张裕葡萄酒之后,中国第二个葡萄酒生产企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风靡全国,产品曾出口欧洲、日本等国家。当时,创造社会总产值3.6亿元,利税总额3258万元,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经济社会效益良好。在脱贫攻坚中,丹凤县抓住苏陕扶贫协作项目建设机遇,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和考察论证,将葡萄酒企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培育,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企业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让农业产业主动承接工业生产经营、并延伸至文化旅游产业“接二连三”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全县“三驾马车”联合发力,做大做强葡萄酒产业集群丹凤葡萄酒蕴含着一代代丹凤人的情怀,远远超出企业生产本身的商业经济效益,已衍化为一种文化资源。丹凤县紧抓脱贫攻坚机遇,全力打一场重振丹凤葡萄酒雄风的翻身仗。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和部门支持,按照把丹凤葡萄酒作为商於古道旅游开发新背景下的产业“引爆点”,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技术合作组织”,借助苏陕协作平台,抢占东南沿海消费市场。在全县构建的“3+3+3”产业体系中,明确把丹凤葡萄酒作为“首位产业”,出台了丹凤县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专班推进各项攻坚工作落实,确保行政推动、政策带动、市场牵动“三驾马车”联合发力,助推丹凤葡萄酒产业走上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良性发展轨道。全县聚合发力,形成了以丹凤酒厂、商山红葡萄酒厂、丹凤酒庄、东凤酒庄、安森曼酒庄“两厂三庄”为龙头的葡萄酒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集葡萄种植、观光、采摘,葡萄酒酿造加工、储藏、销售,以及葡萄酒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发展路子。
  
  目前,该县共有丹凤葡萄酒、安森曼、东凤、商山红等53个注册商标,葡萄酒软木塞企业4家、电商服务中心3家。在棣花许家塬村新建丹凤葡萄酒庄,与棣花4A级景区山水相连、优势互补,成为一个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文旅康养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项目,在原厂址拟建丹凤红酒城、风情街。安森曼酒庄聘请法国酿酒师,瞄准欧洲市场定位生产经营,已形成集种植、采摘、酿造、储藏、品鉴、产品定制、葡萄酒文化展示、婚庆摄影、观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葡萄酒庄。东凤酒庄建起葡萄酒文化展览厅,开发山体酒窖储藏观赏项目,形成集葡萄酒生产体验、观光度假旅游的复合型现代化酒庄。
  
  重新镀金擦亮产业品牌,让 “百年老店”焕发勃勃生机丹凤葡萄酒品牌的市场隐形价值不可估量。曾出产的干红、干白系列葡萄酒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法国“奥朗日”博览会上获得“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在1988年的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一金、三银、两铜等殊荣;先后获“国家营养食品协会金鹤奖”、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和轻工部颁发的A级产品称号,曾被作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用酒。全县坚持走“创新、融合、品牌”发展之路,面向国际市场做品牌,按照优势互补、共享红利的原则,规范行业管理,用爱心呵护品牌,用法律保护品牌,千方百计提升丹凤产区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每年举办葡萄酒文化节广泛推介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积极到上海、南京等地举行招商活动,主动与大都市大市场接轨。葡萄酒产业专班开展“护牌行动”,从良种引入种植、生产技术工艺、销售市场管理、产品标识申报认证、品牌推广推介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全力维护丹凤葡萄酒的品牌形象,“丹凤葡萄”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认证,并入选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丹凤葡萄酒公司获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安森曼窖藏干红葡萄酒荣获2018年亚洲葡萄酒大赛银奖、第九届中国上海高端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荣获金奖、第五届DSW国际精品葡萄酒挑战赛银奖及精品奖,安森曼酒庄被命名为“醉美”中国葡萄酒庄称号。“公司以倾力打造高品质的丹凤葡萄酒为使命,以创建卓越品质、生态酒庄为目标,全产业链推进葡萄酒+文化旅游+现代农业+金山康养,以美酒彰显旅游特色,以旅游为酒业赋能”。陕西丹凤安森曼葡萄酒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富说。
  
  做大葡萄种植基地规模,把“酒杯”始终握在丹凤人手中,该县葡萄酒兴盛时,曾出现“葡萄围城”的美景,全县葡萄种植面积10万多亩。后因葡萄酒厂经营问题,造成原料过剩,群众无奈毁掉葡萄园复耕,致使葡萄酒企业“舍近求远”采用外省葡萄原料生产的“怪象”,从此丹凤葡萄酒杯里装着他乡的酒汁,企业生产成本大,农民无法和过去那样依靠企业增收,增收的“酒杯”端在他人手里。在脱贫攻坚中,丹凤县委、县政府立足把产业链的原料供应环节收缩到本地,让企业最大让利于群众,先后利用苏陕协作项目资金2000万元,帮助企业建立与农民增收“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优质葡萄种植基地。通过返租群众土地规模建园、务工和提高分红收入,将群众吸附到产业链上,享受葡萄酒产业红利。
 
 
  
  近年来,丹凤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促使企业和农户挂钩,在棣花镇的陈家沟村、商镇黑沟河村、龙驹寨街道办冠山村、竹林关镇竹林关村等地主栽葡萄品种有赤霞珠、摩尔多瓦、巨峰、夏黑、蓝玫瑰、京亚、龙眼等1万多亩,形成了312国道沿线的一道美丽的生态农业观光带。据陕西东凤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青宁介绍;“东凤”得名于丹凤藉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1991年所题写“秦为古龙地、自有双凤舞”,西有“西凤”凤型酒,东有“东凤”葡萄酒,双凤呈祥,代表了陕西酒类的品格,构建了中华凤的文化。东凤酒庄拥有世界稀有洞藏酒窖,国内先进设施设备,选用酒庄自有基地优质酿酒葡萄匠心酿造,努力开创丹凤葡萄酒第二个百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真诚欢迎大家常来丹凤畅饮葡萄美酒、领略风土人情,多为丹凤葡萄酒产业发展把脉支招、献计出力,共同推进葡萄酒产业阔步前行、再铸辉煌。我们将以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优惠的政策,与大家携手合作、共谋发展,让丹凤这片热土成为您事业发展的新空间、投资兴业的新舞台、耕耘收获的新天地。”丹凤县委书记郭安贵在推介中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县将按照党的二十大绘制的宏伟蓝图,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挥丹凤葡萄酒“品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区位环境独特、产业带动力强劲”的独特优势,坚定不移走三产融合之路,在延链强链补链上狠下功夫。重点抓好丹凤葡萄酒庄二期、三期项目,建设万亩优质葡萄基地,实现三产融合、文旅融合和公旅融合;投资10亿元建设秦岭丹凤红酒城项目;同时,配套实施包装、印刷、酒瓶、软木等产业项目。按照“立足陕西、面向中国、走向世界”的总体布局,采取“线上+线下”两线推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建设优质葡萄基地,开发“高、新、精”优质产品,以品质赢得更大的市场。通过5年时间,将丹凤县的葡萄酒产业建设成为年制酒储酒10万吨、产值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努力将丹凤打造成“红酒新城”“康养明珠”!
编辑: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