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21:42:02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分享到
2023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
今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
“捐献血液分享生命”
活动主题是
“汇聚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传爱心”
献血有哪些好处
大众对献血有哪些误区
献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今天一同来了解
献血的好处
增强机体造血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及无偿使用临床用血、降低铁水平等。
增强机体造血能力
适量献血可促进红细胞新陈代谢,提高骨髓造血能力,从而提高机体造血能力。
促进新陈代谢
适量献血后可促进细胞生长、生殖及凋亡,从而有助于体内各脏器新陈代谢,清除毒素,使机体畅通。
无偿使用临床用血
献血是我国健康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适当献血不仅有益身心健康,更可无偿使用临床用血。
降低铁水平
红细胞的正常造血需要铁元素,但过多的铁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过多的铁会沉积到身体的不同器官如肝脏和心脏,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献血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献血会感染疾病
献血是安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确保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误区二:献血会导致发胖
献血后正常饮食并不会引起发胖。但有些献血者认为自己献血后需要进补,过分摄入,导致营养过剩,这可能是“献血后发胖”的真正原因。
误区三:献血会上瘾
就人体生理而言,献血只是一次少量失血的过程,并不存在”成瘾”的任何机制和原因。有献血者说:献血不会上瘾,但是献血救人所带来的成就感会“上瘾”。
误区四:献血会造成贫血
按规定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情况下献血,不会造成贫血。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不超过人体内血液总量的十分之一,血容量会很快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
误区五:献血前不能吃东西
要求的不是“空腹”而是不能摄入过多的油脂。在献血前可以吃一些素淡的食物,比如稀饭、馒头和葡萄糖水等。
误区六:献血无偿有偿用血不合理
临床用血所交的费用并不是血液本身的价格。医院收取的费用是血液采集、检验、加工、储存、运输等成本费用,并非血液本身的价格。献血者的爱心是无价的。但在血液的采集、检验、加工、储存、运输多环节过程中,会耗费较多的成本。这些成本费需要用血者缴纳,收费标准由国家卫生、物价等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全国统一。
献血的注意事项
献血前
1、献血法规定献血者年龄通常为18周岁至55周岁。男子体重≥50㎏,女子体重≥45㎏。
2、有传染性疾病、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地方病等都不能献血,有感冒、有炎症、或女性例假前后三天等情况要暂缓献血。
3、献血前一周不要服药。
4、饮食清淡,食物应少脂肪,勿空腹献血。献血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以低脂肪为宜,不要吃像油条、牛奶、肉类、脂肪之类的油腻食品,太油腻会影响血液质量,暂不能献血。
5、献血前一天和当天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
6、献血前一晚充足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
7、认真阅读献血知识,消除紧张心理。
必须带好本人真实的有效证件。
献血后
1、保护好静脉穿刺部位。24小时内不要被水浸润,不要被不洁物污染,不要在此部位搓揉。
2、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不进行体力劳动,不从事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3、补充营养不要过量。可进食新鲜蔬果、豆制品、奶制品、鱼虾肉蛋等。
4、喝水要比平时多,不喝咖啡或酒。
5、个别人可能在献血后数小时内出现头晕等不适,请就地蹲下、坐下或卧倒,避免意外伤害发生。这种不适为一过性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一般数分钟即可缓解。
编辑: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