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4 18:57:35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马辽辽 杨怡涵)6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王益区五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刚进一楼便民大厅,就被人来人往的暖心驿站吸引了目光,只见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派发快递,不时有群众进出取件,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快递驿站直接开进社区?由社区直接运营?五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郭庆云介绍说,“今年3月份,我们建成了铜川市首家由社区直接运营的快递驿站,目前运营良好,后期还会继续扩大合作。快递驿站不仅可以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一个平台,还可以增加社区收入。”
新的办公场所给社区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去年9月,五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从道东居民巷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民房,搬到了如今1800平方米的新阵地。郭庆云说,经过多方协调,新址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办公环境,如今一层除了暖心驿站,还有便民手机充电设备、临时休息区等。设有“一站式”便民窗口,高龄补贴、低保、医保等27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不上楼”就办结。三层打造了传承厅,讲述矿工精神,其他均为办公区域。四层主要包括书法绘画室、舞蹈室、图书室、健身室等活动场地。
新的办公场所用的正是邮局办公楼,也是社区打开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良好局面的一个缩影。五一社区紧紧围绕基层社区治理创新进行探索,最大限度整合辖区资源,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与辖区21家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共建关系,聘任7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列出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等26项内容清单,最大限度的实现服务项目与基层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
每逢毕业季,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上门宣讲就业政策、推荐就业岗位;王益卫生院定期开展义诊宣传活动;疫情期间,铁运公司派出支援人员参与值守……五一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单位优势,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形成“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联动治理新格局。今年以来,辖区单位还帮助社区解决大小事13件,解决矛盾纠纷6件。
五一社区面积0.8平方公里,但辖区目前有常住人口2400户5842人。郭庆云告诉记者,过去社区大事小情全靠11名社区“两委”人员,辖区情况难以及时掌握,服务群众难免捉襟见肘。
如今,五一社区推行“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组织体系,建成8个网格党支部、28个楼栋党小组、56个党员中心户,治理力量扩充到上百人。网格员、楼栋长、中心户承担起日常巡防、纠纷调解等职责,将电梯故障、邻里纠纷等问题上报网格和社区,群众“身边事”的解决速度大大提升。
“三无”小区一直以来都是社区治理难题。郭庆云介绍说,为破解这个治理难题,五一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党建与物业管理服务工作深度融合,建立起“邻为伴”红色物业党支部,负责铜华小区、市政工程家属楼、图书馆家属楼等11栋“三无”小区物业工作,有序高效解决“三无”小区日常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和难点问题,让居民感受到“红色物业”带来的便利。
“我们是老小区,以前卫生都没人管,自从有了‘红管家’,小区有人收拾了,看着干净利索了很多。”铜华小区居民张珍说,“遇到什么事儿,与物业党支部联系,基本上都能及时解决,生活方便多了。”
“邻为伴”红色物业党支部书记张传生本就是辖区居民,懂水电维修,是中共党员,有一定群众威望,在社区推动“三无”小区治理工作中,被推选出来义不容辞地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张传生说,“除了牵头‘三无’小区物业,我们还组建了‘邻里汇’志愿服务队,以低于市场均价的价格为辖区居民提供水电维修等服务,让居民信得过、用得上。”
除了“红色物业”,五一社区还有一支由13人组成的特别队伍,那就是“和为贵”党员调解队,他们大多是由退休老党员组成,乐于参与社区工作。郭庆云介绍起他们,话语中充满敬佩和感激,“高和平,70多岁了,在就业局家属楼改造中出了大力,有他坐镇,啥问题不出小区就调解了;宋云林,西沟的水被污染也是他出面调解的……”记者看到,照片墙上这13名老党员都身披绶带,去年在青年路街道基层治理提升年活动中受表彰,接受敬意。
来到四层更是热闹,在舞蹈室,只见舞蹈队员们正在紧张地排演节目。郭庆云说,“社区现在有8支文艺团体,办活动根本不用愁,大家都很支持,舞蹈《党的二十大精神放光芒》、快板《平安建设靠大家》等都是招牌节目。”书法绘画室、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成为了辖区孩子们最爱的“打卡地”,辖区文化名人任银成书法、武振社国画更是颇受青少年欢迎。
“如今社区太方便了,小事不出‘格’,大事社区办。特别是换了新地方,增加了很多活动场所,我们就爱到社区来,这不过来交个水费,顺便唠唠嗑。”家住西沟片区的王玉江说。
此外,五一社区建有18个“高热度”的居民微信群,确保每家有人加入,11名社区工作人员、15名网格员全部在线,只要有人群里“举手”,工作人员便会主动响应,咨询问题直接进行解答,其他生活需求工作人员马上动身前往居民家里面对面解决,全面响应“民有所呼、立应立行”。
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前沿阵地,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才能建设好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谈到社区未来发展,郭庆云感慨道,“抓住一切可用的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打造最聚人气的社区温情港湾,让居民有事儿没事儿都到社区来,切实为民、便民、利民,做到为民服务及时雨,邻里相伴沐春风。”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