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15:07:14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4月22日,2023“灞河竞渡”赛艇挑战赛于浐灞生态区赛艇训练中心开幕,来自全国7个省份15所大中院校和俱乐部的300名师生运动员同台竞技,争夺项目荣誉。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早,陕西省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富生,青少年体育处处长苏晓刚,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薛周利、学工部副部长李新安、工会副主席谢志锋、体育中心副主任王小春、校团委副书记李利波,西安浐灞生态区宣传文旅局体育组负责人赵毅出席开幕仪式并为获奖队伍颁奖。300余名参赛队伍师生代表及观摩师生参加开幕式。
本届赛事由陕西省体育局、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和西安交通大学主办,获得陕西省水上运动协会等多家单位支持,同时作为2023年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两岸青年赛艇文化研习营的重要项目内容,吸引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学生赛艇协会、香港大学、淡江大学、新北市五股国中、新北市立三重高级中学、大坎国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浪速运动、清流赛艇俱乐部等15所大中小院校和俱乐部参赛。
孙早向辛勤备战赛事的运动员、精心组织赛务的裁判员和志愿者们表达慰问,向长期以来支持学校赛艇工作的有关单位、社会爱心人士表示感谢。孙早表示,赛艇运动作为交大体育育人的优秀代表,已深深融入交大校园文化,成为师生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激励着全体交大人秉持爱国奋斗的精神信念投入工作和学习,在新时代再立新功。“灞河竞渡”赛艇挑战赛作为我国首个由高校独立主办的赛艇比赛,被亚洲赛艇联合会誉为“中国民间赛艇赛事之最”为青年搭建起体育竞技和文化交流的平台。最后,孙早砥砺参赛选手们奋勇拼搏,取得佳绩,希望努力跑出新时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本届赛事按队伍成员构成分青少年组、大学组和大师组三个组别,按竞赛距离分为1000米冲刺赛和4.2km环湖追逐赛。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彭康书院的马艺涵同学兴奋的说:“非常开心能够再次参加灞河竞渡,今年的比赛规模更大、参赛队伍更多,可以和这么多所学校赛艇队的同学竞技,我既紧张又兴奋,希望可以用最好的成绩为大赛的举行喝彩。”
经过激烈的角逐,西安交通大学斩获大学组男子四人双桨冠军,清华大学学生赛艇协会获得亚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艇、西安交通大学一艇、同济大学分别取得大学生组1000米冲刺赛男子八人单桨前三名的好成绩。同济大学、香港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获得女子组四人单桨冠亚季军。同济大学获得大学组男子四人单桨冠军,新北三重高级中学、西安交通大学1队分获亚军和季军。西安交通大学校友队囊括大师组男子八人单桨1000米和女子八人单桨1000米冠军和亚军。成都青少年赛艇联队3、联队2、联队4分别获得青少年组男子四人双桨前三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男队、同济大学女队分别摘得环湖赛男子组、女子组第一名的桂冠。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的张若琛是交大学生赛艇俱乐部女队的成员之一,在赛后她激动地说到,“由于天气的原因没有提前试水,但是我们艇配合非常默契,一起克服了外界环境的阻碍,夺得了冠军,大家的辛苦和汗水都是值得的。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在下一场赛艇赛事中突破自我,有更好的发挥和成绩。”
代表同济大学赛艇队参赛的车伊然,本科期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曾是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赛艇俱乐部的成员,回到母校参加“灞河竞渡”赛艇挑战赛,她感慨万分地说:“这次‘灞河竞渡’比赛十分精彩,非常有幸在现场观看各个队伍之间紧张刺激的角逐。回到赛艇训练基地,再次坐上本科暑训睡过的床垫,握住刻着西安交通大学烙印的桨,在交大学习、生活和训练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母校不仅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也让我因赛艇运动收获健康的体魄。我想只有在训练和比赛中拉好每一桨才能不负时光,不负母校的培养。”
“灞河竞渡”赛艇挑战赛的举办不仅为两岸四地的青年提供交流交往的平台,营造两岸一家亲的友好氛围,也助力于“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将“体育强国梦”的烙印深深地印在青年心中。
西安交通大学于2009年成立学生赛艇队,先后培育学生赛艇运动员4000余人次,累计获得70余项国家级荣誉。2014年发起举办“灞河竞渡”赛艇挑战赛,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群众赛艇体育赛事,具有较强影响力,被西安市委列为“大西安城市IP”。近年来,“灞河竞渡”参赛队伍和开设项目逐渐丰富,项目组别包括名校组、书院组、学院组、大师组以及新人组,吸引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台北商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参与其中。
编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