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榆林检察:立足检察职能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2023-04-27 10:33:57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记者 李源)4月25日,榆林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全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查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张旭东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通报介绍。
  
  据悉,2022年,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共受理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11件15人,批准逮捕8件11人,不批准逮捕1件1人;受理知识产权审查起诉案件11件18人,提起公诉8件10人。所办案件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0 件15人,占全部知识产权刑事犯罪受理审查起诉案件量的91%,侵犯的商标多为烟酒类商标。
  
  设立专门团队 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模式
  
  为认真落实最高检、省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安排部署,积极融入知识大保护格局,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主动性、专业性、有效性,榆林市检察院在第二检察部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基层检察院以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组建知识产权办案团队、组建知识产权工作组等形式,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模式,打破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壁垒,逐步实现办案理念融合和工作整合。
  
  加强沟通协调 形成有效“行刑衔接”机制
  
  两级检察机关积极与市场监督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协调沟通,就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共同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保障秦创原创新促进建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工作形成了相互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2022年4月,榆林市检察院与榆林市市场监管局共同下发了《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检察院、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建立起了检察机关与知识产权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靖边、神木等基层检察院也积极推动建立与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主动联系公安机关、市场监管部门,共同推动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侦查机关将涉知识产权类案件信息互通共享,逐步形成全面有效的“行刑衔接”的工作机制。
  
  组件专家团队 实现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全覆盖
  
  2022年9月23日,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在秦创原(榆林)促进中心举行了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签约揭牌仪式,榆林市检察院在秦创原(榆林)促进中心设立了榆林市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12个基层检察院在各县秦创原促进中心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站,实现了榆林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机构的全覆盖,市检察院还在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设立了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办公室,由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的干警轮流值班,为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的创新主体提供专业咨询、线索处置、接待接访等工作。以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工作站)为支点,两级检察机关主动与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联系。
  
  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34个,处置知识产权案件线索16条,共向秦创原创新主体开展法律宣讲32次。榆林市检察院邀请知名专家组建了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专家团队,聘任特邀检察官助理,为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提供专业知识支持。
  
  精心组织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检察专项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知识产权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全市两级检察院积极与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立案件信息互通共享机制,通过查询案件信息、举报信息等方式,对2018年以来的39件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进行认真梳理,摸排是否存在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线索。二是不断强化国家地理标志检察保护工作。榆林市检察院下发了《榆林市地理标志商标明细表》《榆林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明细表》,详细列明了全市需加以大力保护的地理标志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促进两级检察机关对包括“横山羊肉”“清涧红枣”“榆林豆腐”等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认可度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三是深入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榆林市检察院制定下发了《榆林市检察机关开展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专项监督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工作宣传,在全市营造了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浓厚工作氛围,有效提升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维权意识及对恶意诉讼的防范意识。
  
  加强案例总结 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近年来,向农户销售这些农作物伪劣种子的案件时有发生,给农户造成严重损失。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的行为严重危害粮食安全,侵犯知识产权的同时损害农民合法利益。靖边县检察院在办理王某某生产、销售伪劣种子一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将自产马铃薯冒充“希森6号”马铃薯种薯对外大量销售,在依法审查案件的同时,靖边县检察院从种业安全和粮食安全大局出发,细致梳理,针对案件反映出的当地种业生产、销售行政监管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和执法薄弱环节,检察机关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助推行政监管机制更为完善。
  
  近期,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典型案例》,并向全国发布。靖边县检察院田苗检察官办案组,也因其过硬的业务素质、扎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拟定为2022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