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8 17:04:1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熊建辉)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近年来,铜川市宜君县立足资源禀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坚持把传承彭祖养生文化、壮大中医药康养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将医药产业作为“一县一策”首位产业,科学规划、完善政策,全力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发展中医药全产业链
走在宜君县工业园区内,山桃花和连翘花竞相开放,道路两旁绿树已经发芽,草坪也已返青,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而在中药饮片趁鲜切制厂里,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着,分拣、切片在他们手中显得游刃有余,整个车间一派繁忙景象。车间主任李昌军告诉记者,切制厂日生产约10吨左右。主要生产的品种是黄芩、丹参、党参,目前客户订单多,他们加班加点,争取增加作业时间,以完成客户订单。
据了解,作为目前全省唯一一个中药饮片趁鲜切制厂,总投资超5000万元,年产值可达9400万元,作为政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公司依托宜君县中药材优质产业,主要经营中草药的初加工。
近年来,宜君县按照“134”发展思路,将医药制造产业作为“一县一策”首位产业。布局实施了中药材种植、仓储、贸易、生产加工、科研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要素配置,打通上下游环节,科技研发、仓储物流、检测检验、招商交易、金融服务中心和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日趋完善。
在宜君县工业园区中药材产业链数字化展示中心,产自宜君的道地中药材,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按照“技术、检测、供应、金融、代工”五大板块,整合资源,形成产业聚集洼地效应,以工业化、信息化手段促进宜君中药材产业的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高标准设计、精细化实施、分步骤推进工作的同时,2022年5月随着秦创原的加入,秦创原宜君基地和宜君中药材产业链服务大厅相融合,建设了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以创新举措推动中药材产业迈向新高度。
下一步,宜君县将积极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打通中药材产业创新、生产、上市等产业全链条,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带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业健康发展。
宜君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副局长陈军谈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宜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把宜君中医药产业科创平台创新链和中医药发展产业链相融合这篇大文章做好。立足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秦创原宜君创新促进中心的聚合力、辐射力,吸引更多创新要素资源汇聚,加速催生一批科创企业、科创产业。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秦创原科技创新原动力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加速构建中医药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中药材成了致富新“门道”
近年来,宜君县立足县域土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等有利条件,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科学规划布局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强化服务措施,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为广大农民开辟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人勤春来早,连翘花枝俏,又是一年芳草绿,又到黄花烂漫时。走在宜君大山之中,黄连翘花迎风绽放,漫山遍野,流金溢彩,美不胜收,扮靓了山里的春天,寄托着农民增收的希望。
连翘浑身都是宝,连翘花和连翘果是常用的道地中药材,有清热解毒、增强人体免疫之功效,叶子还可以加工成连翘茶,市场销路很好。小连翘里蕴藏着大产业,宜君的群众也一直就有采摘野生连翘的传统。据村民介绍,每年依靠采摘野生连翘收入最多群众的能达到六万余元。
“这种野连翘啊,没人管,每年3、4月份的倒春寒,如果气温太冷,就把连翘给冻坏了,到7月份,就采不到连翘了,还有就是我到山上采连翘,经常遇到蛇、马蜂,我都被马蜂蜇过好几次。”谈及采摘野连翘的艰辛,雷塬综合服务中心拴马村村民王顺兰也是满脸辛酸。王顺兰常常在想,能不能人工种植连翘,确保连翘每年都有稳定的收成,也能避免进山采摘的危险。
王顺兰的想法在英家塬村村民郭小霞的身上得到了实现,跟王顺兰一样,郭小霞也采摘了十多年的野连翘,早在几年前,她就想过要种连翘。当时的郭小霞把野连翘的枝种到自家的花瓶里,可由于不懂栽植技术,连翘始终没能成活。
去年宜君县实施的蚂蚁森林连翘栽植项目终于让郭小霞看到了人工种植连翘的曙光。郭小霞对记者说:“这个项目给我们免费提供连翘苗,还有专家到地里头教我们怎么种连翘,怎么预防倒春寒,现在我地里的连翘长得可好了,过两三年就可以采了。”郭小霞是英家塬村首期参与到蚂蚁森林连翘栽植项目的两户人家之一,种植了86亩连翘。英家塬村村书记王琳琳告诉记者,连翘都是在村里可利用的荒坡、荒地、林地上栽种,连翘苗是免费的,栽植完成后第二年验收合格的还兑付栽植补贴,第三年验收合格的兑付管护补贴,群众积极性很高。在郭小霞的地里,只见一片片新栽的连翘树苗挺立在春风里,为大地增添了一抹充满希望的绿意。这些人工栽植的连翘收成稳定、易于采摘,果实颗粒大,产量高,市场前景好。
从2021年开始,宜君县积极对接蚂蚁森林连翘项目落地,引导群众在山坡荒地集中栽植,经济效益也逐渐显现,群众栽植连翘积极性逐年提高。
尧生镇雷塬综合服务中心副镇长刘继民说:“我中心今年蚂蚁森林连翘栽植项目一期设计面积共1047亩,涉及英家塬、雷塬两个村共8户村民,目前已高质量完成栽植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蚂蚁森林连翘栽植项目政策的宣传,积极与蚂蚁森林办公室对接,做好二期设计规划,因地制宜,发挥本地连翘栽植技术能人作用,科学规范管理,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药思路,壮大中药材产业,不断增加群众收入。”
宜君县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有党参、连翘、刺五加等野生药用植物172种,是渭北地区有名的道地中药材(指药材质优效佳)主产区,药王孙思邈在1300多年前已在此地采挖党参,世称“宜党”。近年来,宜君县积极开展道地药材认证评价与认证标志示范研究,提高地域特色产品的品牌知名度,申报党参、大艾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建设高标准“宜党”种苗资源繁育基地,全力打造“宜党”品牌,积极提升宜君党参道地产区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村上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以后,增加了村民收入。我们土地流转有收入,在药材基地打工还有收入,既能照顾家又能在家门口务工。现在,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了我们焦安村的一张名片。”宜君县五里镇焦安村村民焦栓这样说,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让祖祖辈辈从事单一传统种植的农民,从思想深处发生了根本变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对过上好日子有了信心。
据了解,目前以宜君县科技工业园区为中心的中医药产业核心区已经形成。近年来,宜君县紧紧围绕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延链补链强链,坚持以“一个中心、五个平台”为抓手,通过建立健全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实现了从“一粒种”到“一条链”的全产业发展,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药材种植生产规模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模式,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形成了种植标准化、加工精细化、营销市场化的产业格局,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