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 20:46:0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黄战昌 李二磊 记者 赵小康)“今天的法律知识培训太及时、太实用了,让我们茅塞顿开,对法律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和领悟,学会了用法律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日前,在武功县“残疾人法治大讲堂”普法教育专题讲座现场,参加讲座的残疾人李某激动地说。据了解,本次由近300名残疾人参加的讲座,是该县举办规模最大的残疾人普法专题讲座。近年来,武功县紧紧围绕建设“三强四美”现代化新武功发展目标,以“四聚焦”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均衡快速高质量发展。先后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网等中省7家媒体联合采访报道,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聚焦体系建设,健全组织网络。武功全县在网注册残疾人10253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3%。面对残疾人覆盖面较广、需求类型复杂的现实情况,为了把党和政府的福利政策及时送到每一位残疾人的面前,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保持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树立身残志坚的意志品质,该县残联积极履行“代表、管理、服务”职能,在8个镇(办)均配备了残联理事长,192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残联人专委,对村级阵地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设立残协办公室,配齐组织机构,实现了残疾人工作网络全覆盖。
聚焦精准施策,创新保障服务。该县以打造“服务型、贴心型、关爱型”残联为宗旨,探索实施“个性化服务、差异化付费”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发挥县内眼科专家工作室的优势,成立低视力儿童康复中心,帮助康复训练217人,实施白内障免费手术等各类医疗服务1663人(次);对413名残疾人家庭开展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上门为53户群众实施个性化康复辅具适配安装;为400名困难残疾人提供上门心理疏导、理发、打扫卫生等生活服务;对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实行月核月发长效机制;依托医疗机构,建立“一中心四站”残疾人康复场所,先后为残疾儿童、成人康复训练6279人次。通过分类精准施策,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解决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聚焦就业增收,强化基地引领。按照“培训促就业,就业带培训”的思路,挖掘对残疾人就业优势强的馨绣布艺、星星精密仪器等县内企业,有针对性地举办打火机组装、手工编织、假发制作、刺绣等有实效的“订单式培训”,建立了馨绣手工布艺、风源奶山羊养殖基地、康荣食品,后稷蔬菜、壹诺手工和春锦3个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助残增收基地和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先后集中安置残疾人79人,居家灵活就业130余人。残疾人就业基地馨绣公司荣获“全国首批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荣誉称号。发挥武功电商名城的优势,率先建立全县残疾人电商直播产业基地,安置培训重度残疾人12人;加强部门协作,先后协调安排59名贫困残疾人在护林员、停车收费员、环卫保洁员等岗位上就业,基本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难,特别是重度残疾人难就业的问题。近年来,累计发放贫困残疾人产业补助资金240万元,带动980名贫困残疾人创业就业、实现就业增收。2名残疾人荣获省级劳模、省级自强模范荣誉,6名残疾人在省市技能大赛中摘冠,1人被特邀为全国十四运火炬手。
聚焦健康托养,彰显工作特色。在资金吃紧的情况下,整合养老、残疾人托养项目资金,率先在咸阳全市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星级武功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按照“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的工作理念,采取公建民助民营的运营模式,打破单一“托养”的常规思维,增设文化课、技能课、开辟农疗区、训练区等拓展服务区,确保残疾人在托养期间,不仅吃得好、住得好,还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促进他们精神面貌和个人素养有质的提升。武功残疾人托养服务的特色做法,先后被全省20多个兄弟县市观摩学习。
编辑: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