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0 21:29:25
来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分享到
眼绎精彩,科求光明,一约既定,万山难阻。医者,不单是为患者解除病痛,还在于能带给患者生死之间一种希望与期待,这便是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对自己的定位与解读。
近日,笔者再次与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执行院长董永孝聊起了眼科。
一缕阳光穿过窗玻璃折射到办公桌上,笔者笑着对董永孝说,对平常人来说,这扇窗不过尔尔,但对走进你们眼科的大多数患者来说,打开这扇窗,却是一种希冀与渴求!
董永孝风华正茂,待人谦和,他一把手术刀,摘得国家、省、市多种奖项,先后获得“了不起的医生”白内障手术设计比赛全国11强、全国眼科学术大会白内障手术撕囊比赛第一名、陕西省眼科白内障手术直播视频“优秀术者奖”等等。
董永孝拉开话题,说起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的发展史,在礼泉时期就完成全市首例角膜移植、首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通过一代代眼科人的不懈努力,2010年被授予咸阳市眼科医院,2016年被授予“陕西省眼科疾病临床研究分中心”目前眼科综合实力排名西北地市级医院第一位。
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眼睛是人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大脑80%的学问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猎取的。董永孝说,曾经有一位患者跪地哀求:“那怕只给我半条命,求大夫留我一只眼。失去光明,世界一片漆黑,生命还有多大的意义?”
去年9月的一天,那是一个周末,门诊接诊了一位来自武功的患者老杨,此时的老杨双目几乎失明,摸着口袋,拿出残疾证。老杨说双眼自幼高度近视,10年前家里盖房子,干活时猛发蛮力,突发视网膜脱离。此后四处就医,先后做了四次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眼睛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视力却一日不如一日。
老杨务农为生,开始还能做些简单的粗活,这两年只剩下微弱的光感,不能参与任何劳动,变成了“睁眼瞎”,生活全靠国家发放的残疾补贴艰难度日。突然家里失去了一个精壮的劳动力,生活一下子乱了套。怀着沉重的心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老杨在媳妇的牵引下来到了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董永孝耐心细致地为其做了全面检查,发现其实老杨之前的手术效果不错,视网膜成功复位,部分视网膜还残存功能,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双眼白内障。
作为医生,良知使然,不愿看到任何一位患者失去仅有的光明。董永孝鼓励老杨:“先试着做一只眼看看效果。凭我个人的经验,视力应该有希望,你有信心,我就敢下刀。退一步说,做手术最坏的结果就是视力没有提高或者眼底再出现网脱,但至少给自己一个复明机会,而且就现在的检查结果以及技术经验,手术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成功了,你就不用整天让媳妇牵着走路。”
老杨说,别家医院医生都说不能做,风险大,视力希望非常渺茫。
老杨明白了,现在的医患关系,无疑给手术蒙上了一层阴影!
老杨放下思想包袱,给了医生充分的信任,寄希望市一院为自己打开光明的一扇窗。
入院后,针对老杨双眼复杂的情况,董永孝亲自主刀,顺利完成了手术。
解开纱布的瞬间,老杨眼前一亮,能看见了!终于能清晰地看见东西了!可是,这份清晰,整整缺席了10年。
后来老杨来门诊复查,并给医护人员带来自家地里的红薯和玉米,这是他自己亲自下地采挖的。
老杨能干活了!
老杨家里有生机了!
老杨的人生翻篇了!
在场的医护人员都特别高兴,老杨这份礼物太珍贵了!
此后,老杨还奔赴外地打工,一个已经几乎失明的人,重新变成了家庭的顶梁柱,老杨激动地喜极而涕。
董永孝院长说,记得有位肝癌晚期的患者,女儿陪同来医院,老人当时双眼白内障,近乎失明,老人及家属迫切要求做白内障手术。
眼科与其他科室会诊,觉得风险太大,虽然白内障手术难度不大,但老人整个身体状况比较麻烦,这就好像在炸弹旁边手术,随时都有引爆的危险。老人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躺在病床上数天天,做手术复明又有多大的意义!假如手术发生意外,老人活不到预期的时日,这对生命是一种伤害,自然也有损医院的名声。权衡利弊,医院规劝家属放弃手术。
老人哭诉,儿子远在新加坡,每次打电话,自己都隐瞒病情,报喜不报忧,现在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有生之年就渴望再见上儿子一面,看一眼儿子现在到底什么样子。
老人及家属再三请求院方进行手术,并表示理解手术的风险性。
老人全身插满管子,病床床头卸下来,推到手术台上,一次惊心动魄的手术如愿成功了,能清晰地看到儿子的模样了!老人颤巍巍地拉着董永孝的手说:“睁着眼活一天也值了!”
一个多月后,老人不留遗憾,尊严地离开了人世。
董永孝说,如果医生在治疗患者肉体病痛的时候,多关爱患者的心理病痛,那么希望就会离得更近一些。是的,真切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可以融化医生以及患者所有的苦累艰辛和疼痛。
自从站上手术台,在完成2万余台次手术中,疑难病例超过5000例,为上至103岁的高龄老人,下至10个月的宝宝手术成功复明。董永孝带领他的团队独立完成西北五省第一例“白内障超声乳化Tecnis Toric散光人工晶体植入术”、西北五省第一例“白内障超声乳化连续视程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技术均居省内先进水平。一个个复明的案例,一张张绽放的笑脸,一串串答谢的话语,无不演绎着平凡日子里医护人员不平凡的感人故事。
近几年,眼科医院百余次走进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和敬老院,利用多媒体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免费为广大市民朋友科普眼部疾病知识,对干眼症、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病因、诱因、症状逐一解读,以提高市民朋友爱眼护眼知识,便于眼疾早发现,早治疗。
眼科医院的薛涛大夫刚忙完患者病历书写,他落座在笔者对面,看得出他是一位干练敬业的好大夫。
他说,2022年10月的一天晚上,泾阳县医院转来一个醉酒骑电动车发生意外的吴先生,他摔倒在污水沟里,导致面部皮肉开裂,伤口深见骨头,面部血肉模糊,一时竟然找不到眼睛哪里去了,病情让人非常揪心,当时患者醉酒状态,又不太配合,只是喊叫眼睛疼,看不清。
经过值班大夫全面评估患者全身的情况及排除脑外伤后,决定急诊做面部及眼球伤口清创缝合手术。患者的面部极其难处理,泥沙冲洗、伤口拼对、皮肤对接,手术难度非常大,若不小心擦掉皮肉,面部缺一块,将来就很难复原;若不尽快缝合,眼球内组织进一步流出,可能会导致后期眼球萎缩,感染的风险也很大,缝合在即,时间就是眼睛,时间就是生命。
6包20根缝线,密密麻麻缝完了,一针打一个结,20厘米,20根缝线,缝了多少针,数也数不清。如此复杂手术,难度甚大,一线大夫一个人难以完成,需要二线大夫助力。董永孝担任二线,365天待命,风雨无阻,随叫随到,那天手术做完已是夜半深更。
还记得去年接诊一艾滋病患者,当时既紧张又纠结,国家有免费治疗政策,但患者病情家属是否知道?这还需要顾忌患者的隐私。明知艾滋病的危险性与传染性,但医生的责任与使命在肩,同样需要积极救治,其实任何生命在医生这里都是平等的。
董永孝时常教导他的团队,“一个人行不算行,大家都行才算行。”在医学领域学无止境,医生不仅要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技艺精湛的工匠、行业专家,还要修行良好的医德,医者仁心。
一直在创业,一直在创造,一直在创新,一直在求索光明的路上,这就是董永孝心中的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院。
编辑: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