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榆林中院参加榆林市优化营商环境第三场新闻发布会

2023-03-28 15:15:36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徐天保 记者 张磊)3月23日上午,市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郝宏图代表榆林中院参加榆林市优化营商环境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就2022年以来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郝宏图指出,2022年,全市法院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为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全市法院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3.48万件,审执结12.93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70%和2.19%。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主动将营商法治环境建设融入榆林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局,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制定了《关于为榆林市开展“三个年”活动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与保障的实施意见》《全市法院13项重点工作及任务分工》等文件,高标准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精准服务“六稳”“六保”,积极保障全市高质量项目开工建设,依法审结买卖、租赁、承揽、建设工程等涉企合同纠纷案件6511件,提升市场经济活力。积极应对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依法审结金融纠纷、民间借贷案件20660件,涉案标的45.86亿元,助力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十年来最低。二是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提高司法裁判的可预期性。不断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促进案件依法高效办理,市中院推进繁简分流改革的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工作动态》专题刊载。积极推进“互联网+审判”工作,积极运用电子签章、电子送达、线上调解、云上开庭、在线查控等线上审判执行方式,办理网上立案、跨域立案3879件。积极构建“1365”执行权运行新模式,部署开展为期两年的“执行规范化建设”行动,组织开展“驼城春雨”“塞上雷霆”等专项执行行动,2022年累计网络询价1240件,累计网拍1318件,成交726件,成交率达55.09%,成交额8.95亿元,为当事人节省佣金3007.16万元。三是依法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助力激发市场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修订完善了《关于依法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20项司法服务举措。坚持全面保护原则,依法惩治侵害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给予146名“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和惩戒宽限期,对31家暂时遭遇困难的企业适用“活封活扣”措施,推动3382件案件自愿和解,促进企业正常经营、平稳“过冬”。四是推进破产审判制度机制建设,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畅通市场主体“积极救治”和“及时清退”渠道。自2022年开始全市破产案件由市中院统一受理,及时妥善处置“执转破”案件,切实做到应收尽收。推进破产案件审判专业化建设,成立破产审判合议庭,不断规范破产案件审理流程。神木法院审结的漠源镁业公司破产案,树立了榆林地区标杆性破产案例样本,被评为全省法院十大破产典型案例。在审理破产重整案件中,探索制定破产管理人名录,为后续破产管理人接管处置打下坚实基础。健全落实 “府院联动”协调机制,坚持“多重整救治、少破产清算”理念,在审理破产预重整一案中,成立了由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合作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解决企业破产过程中涉及的企业注销、涉税事项办理、资产处置等有关问题,促进企业重生。
  
  郝宏图强调,下一步,全市法院将把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作为服务全市工作大局的重要着力点,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联动工作格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牵引,以“司法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创新,高质高效办理涉企案件,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