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2 14:35:27
来源: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分享到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医疗救治成为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连日来,受新冠病毒传播、流感等因素影响,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秦都院区就诊患者,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数量,在短时间内出现大规模增长。面对严峻形势,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调配全院资源,全力保障医疗救治,持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按照医院党委、行政“应治尽治”的统一部署,秦都院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坚持“生命相托永不放弃”的救治理念,坚持“重症向急诊前移,急诊向院前靠拢”的救治原则,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救治。全体医护人员承压负重、带病上岗,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托底,用“7乘24”的不眠不休,努力打赢这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保卫战。
吹响“前哨”为急危重症患者开辟绿色通道
急诊是抢救生命的第一道防线。面对各种各样病情复杂危重的患者,急诊室主动按下“快进键”,医护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转运人员全天候接治救送,为分散在不同区域的急危重症开辟绿色通道。接诊后,医护团队打破专业局限,快速评估、诊断,充分用好急诊抢救室、急诊门诊、急诊观察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急诊综合病房等多个功能区,严格分级分层诊疗,确保急危重症得到优先救治。
为最大限度用好全院医疗资源,医院坚持保急诊就是保全院,全力整合各科室床位资源,全力支持急诊室,迅速完成功能布局、人员配备和物资保障,完善细化工作流程,建立起以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及内外妇儿等其他临床科室组成的三级救治梯队,最大限度加快病床周转率,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争取诊疗空间和资源。
坚守“防线”为急危重症患者点亮生命灯塔
重症是抢救生命的最后一道关口。面对“大考”,重症室将“治疗危重患者”作为首要任务,打破专科界限,探索从亚重症、重症到重症康复的重症延伸救治模式,实现危重型筛查和预警的关口前移,有效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率,最大化提升重症医疗资源配置利用率,集中专家、集中资源精准救治,确保科学规范高质量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一流的诊疗是科学救治的前提。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魏维强带领医护团队,总结多年急危重症诊疗经验,深入研究诊疗指南,严格执行国家对相关疾病的诊疗标准,并结合每个病患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医嘱,确保每一个生命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救治。
精心的护理是快速康复的基础。急诊与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月玲带领大家接受理论培训与重症病房跟班实操,在重症学习血流动力学、机械通气、CRRT、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等技能,在无陪人情况下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
“有些禁食禁水的患者,特别想要喝水,我们只能耐心劝阻,但他们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会冲我们发脾气,我们都会默默忍受,理解他们。等他们病情好转理解我们了,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了”护士魏庆说。
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士,不仅要面对各种急危重病人,更要将病房里各式复杂多样的仪器设备的操作烂熟于心。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一位急诊重症护理人员都被锻炼成了“全科护士”。成为一名合格的急诊重症护士,不仅仅是要做好程序化的护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及时协助医生做出处理,把病患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每一张病床前患者都经历着生死的较量,一根根导管连接患者的生命,仪器中传来的节奏和韵律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当昏迷已久的病人终于苏醒的时候,或者当病人转到普通病房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很有成就感。再苦再累,一切都值得,都有意义。
白衣执甲为急危重症患者撑起无限希望
“5床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转到心内科进行后续治疗,尽快把床位腾出来有位75岁的老人,呼吸不好!氧饱和度不好!准备插管!”发热39℃的王璐医生说,这种现象已经是急诊科的常态了,目前接诊量是平时的三倍,医护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吃饭。救护车司机发热38℃,随行医护带病坚持,吃住在科室,这些都已成为急诊重症人的常态。
“心脏骤停!快!开始抢救!”陈琪医生带领医护人员迅速展开抢救工作,这已经是一天内第8次的紧急抢救。原本就存在肺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再加上新冠病毒感染,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重症一床难求,我们每天根据患者情况动态评估,加强周转,为更多的危重患者争取救治希望。”连佳明医生说。除此之外,急诊与重症医学科还要参与各科室的会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刚援疆回来还在隔离期的陈艳艳护士知道科室人员紧缺,立即返回科室主动参与抢救危重患者病区工作;出了车祸,刚出院不久的景秀英护士,也是左手架着外固定支具就来上班;“让我上,我年轻,身体好”,刚援榆回来的年轻护士杜宪雯立马投入战斗中;杨菲菲、陈苗苗护士支援西咸流调结束后还未休整,立即接管危重患者;王洋、韦丹、魏杜鹃、刘筱、刘艳春、李亚绒等等,全员带病在岗、随时听班替补。
急诊24小时值班在线,重症全天候值守轮班,他们是一群战斗在生命最前沿的特战队员们,用朴素的职业操守,书写白衣执甲护太平的铁血丹心。
曙光就在前头,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大家要再加把劲,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托底,全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这是我们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光荣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只要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全力打赢一场又一场生命保卫战,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编辑: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