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15:24:03
来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分享到
“主任,快,三床的老爷子呼吸困难。”“上呼吸机……”这是近日发生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一幕,也是重症医学科抗疫的繁忙缩影。这里时刻都在上演着生死时速,这里是与死神搏斗的最后关隘,挽救生命的最后一道坚实防线。
争分夺秒
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的奇迹
正值重症救治高峰,医院的重症床位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重症医学科门口都有众多家属在门口焦急的等待,当“保健康、防重症”成为新冠病毒防控新目标后,医院的重症医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最近突然间患者增多,增多的患者大多数以老年人为主,以呼吸道疾病表现比较突出,收治的患者多半都是比较严重的肺部感染,比如大白肺。还有原有基础病的基础上,这种患者一旦合并新冠之后,在这种严重风暴的打击之下,也会快速出现多器官衰竭的危险。”郭浩说,重症医学科作为保障危重患者最后一道防线,全体医护人员无论是否感染都夜以继日,任劳任怨,坚守每一个岗位,努力让每一个重症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救治。
一个老奶奶入院时,患者生命体征呼吸35次/分,血压135/75mmHg,氧和只有78%,口唇及指端紫绀,还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各种基础病。立即完善新冠检查,结果阳性。重症医学科医生经过严密的鉴别诊断及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结合最新版诊疗方案及协和诊断新冠的治疗措施,郭浩主任为患者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等生命体征;CT检查明确患者肺部侵袭程度;给予激素及阿兹夫定、抗凝等治疗措施;俯卧位通气以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改善......3天后再次复查患者胸部CT检查病灶较前明显改善,且心率、氧和氧疗梯度已经明显下调。
“重症医学科医护们的工作量多于平常的几倍,许多人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队伍始终处于超负荷运转中,靠着自己的力量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郭浩主任说。
医者仁心
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

重症医学可以说是最富挑战性的专业之一,而ICU直接反映着医院综合救治能力。这里抢救的病人,不仅可能患有各个学科的基础疾病,而且往往存在一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因此作为重症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各个方面,心脏功能及血液循环、呼吸功能、大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灌注、感染防治、营养治疗、免疫调节……郭浩常常对科室的医生讲:“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致命,所以我们必须每个环节都考虑到,专科医生做好自己的专业都不容易,想要做好重症医生就要付出更多努力。”
十年来,为了患者1%的希望,郭浩主任带领他的医护团队,强基础、学技术、提服务,力求最大限度的挽救病人的生命。
38岁的王女士,因为一时的冲动,服下了300毫升敌敌畏,虽然经过及时的洗胃,但是还是因为病情危重于转入了市一院重症监护室。患者氧合持续下降,超大剂量的升压药物仍然无法维持血压,医生调整抢救药物剂量和呼吸机参数后,病情无改善,急查心电图提示严重的心肌损害,心脏彩超室壁活动基本消失。郭浩主任结合患者症状和前期心肌酶和脑钠肽的结果变化,判定病人为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重度有机磷中毒,在临床上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尤其是合并中毒性心肌炎以后。据统计,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中毒性心肌炎,心脏骤停事件发生率超过50%,且复苏难度极大。面对病人数次徘徊在生死边缘,郭浩主任不忘医者初心,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经过70多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又一次从死神手中抢回了生命……
19岁的大一学生小宇因“发热”来医院就诊,检查显示出血热抗体阳性,并伴有高热腹泻、头痛、腰痛、眼眶痛等症状,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很快小宇就出现了凝血功能严重受损,血小板低,肠道感染,急性肝功能损伤等危险情况,立即被转入ICU病区。郭浩仔细查看病人后,从专业角度分析,患者少尿,血小板很低,血凝严重异常,治疗3天左右情况越来越遭,生存希望渺茫。病人这么年轻,家属一再强调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一定要救活啊!经过反复思考,郭浩就做了一个决定:上ECMO,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ICU医护兵分两路一边和家属沟通说明情况,家属期望值高说不怕花钱只要能救命,郭浩一边联系交大一附院的ECMO团队,到了下午三点ECMO+CRRT+机械通气所有机器安稳运行,经过联合有效的抗病毒及抗细菌治疗后,他的氧和上升,心率、呼吸下来了,生命体征平稳了。
抢救危重病人的经历,让郭浩对重症救治有了深入理解。他提醒广大患者和家属,如果危重病人能尽早收入ICU进行及时地抢救和治疗,很多病人都是可以挽救过来的。一般情况下,只要病人病情好转,生命体征稳定之后,病人就不需要继续住ICU了,可以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作为医生,一定是非常希望能把病人救过来的,即使再辛苦,看到病人痊愈出院,我也会觉得很欣慰,所有的付出也都是值得的。”郭浩说。
砥砺前行
在奔跑中感悟医者责任
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主心骨”,郭浩兼具急诊与重症丰富经验,从事医学工作20余年来,无论是奔赴急救现场,还是每日在重症病房与死神较量,他都在默默地用行动诠释医者初心,用丰富的经验带领他的团队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卫生健康事业。
近十年来,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发展迅速,一直致力于重症医学领域的技术探索,经过10余年发展目前重症医学科已经在咸阳市处于领先位置。在2016年已经获得咸阳市市级重点专科同时获得咸阳市重症技术创新团队,于2020年率先在咸阳地区开始开展ECMO技术应用,在重症患者中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于2021年获得了成阳市唯“家体外生命支特工作站”称号。2020年开始使用无创血流监测技术,现已使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治疗,主要监测对象为分布性休克以及心源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管理、心输出量管理等,明确提高针对以上休克患者治疗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目前科室展开新技术新项目多达30余项。
编辑: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