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15:19:11
来源: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分享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只要能熬的住
就一定能走出寒冬困境
走至春和景明

为了确保所有来院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救治,第一人民医院实时动态有效进行床位重组,分层分类保障救治。老年病科二病区作为二类收治科室,对病区进行重组、病床进行扩容,主要收治新冠病毒肺炎感染重症及普通型患者,5名医生收治了60余名患者,60%以上的重症,医生们基本都是吃住在科室,不是他们不想回家,而是实际情况让他们没有办法回家。
78岁的秦大爷来院时,是家属推着轮椅来的,“老爷子持续高烧,吃啥退烧药都没效果,而且咳的特别厉害,整宿整宿的咳,一口饭也吃不下,本身还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家属焦急的说道,“薛主任,您无论如何都要把我爸收入院,老爷子看着太痛苦了”,薛华主任看着手中的CT片子,已经1/4白肺了,如果不予以治疗,只会越来越严重,变成大白肺。薛华犹豫片刻后,“你们不介意的话,就先加床住楼道吧,等有出院的了再给你们协调”,这在“一床难求”的特殊时期,也已经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解决好住的问题后,接下来就是治疗了。氧气通过管道进入肺部、一瓶瓶的液体输入体内,病毒在体内彻夜不休活动,药物与病毒进行殊死较量,医护人员也在与病毒抗争,三天的抗病毒、止咳化痰、激素、提高免疫力等治疗,老爷子的临床症状并未见好而且有加重趋势,但复查CT,病灶未再进展,这也算是三天来最好的消息了;治疗第5天,秦老爷子开始咳黄脓痰,已经出现了炎症反应,复查CT可见“风轻云淡”毛玻璃样影,部分地方出现实变,病毒肺未见明显进展,停止激素使用,开始抗感染治疗。随着治疗的跟进,秦老爷子的症状开始好转,精神状态、饮食也日渐恢复,此时家属一直揪着的心也开始放松下来了。到了第10天,复查CT,病灶已大部分吸收,毛玻璃状影也消失了,只是老爷子还有些咳嗽,可以带些药出院回家了。
飞飞是一名34岁的外卖员,家里有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为了在外卖员大量减员的情况下,多跑几单多赚点钱补贴家用,在反复高烧10余天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送外卖,来医院时,体温高达40.3度,浑身乏困无力,胸闷气短的厉害,并伴有咳痰咳血的症状,肺部ct显示双肺多处云雾状、斑片状影,多处支气管感染,也就是俗称的“大白肺+支气管扩张”。
收住院后,主管医生雷歆给予吸氧、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化痰、止血治疗后,四天后飞飞胸闷气短加重,指脉氧下降,再次复查胸部CT,云雾状、斑片状影较入院时增加,支气管感染开始好转。雷歆请示上级医生后,继续同前治疗,并给予高流量给氧、激素、抗炎、增强免疫等治疗。五天后再次复查胸部CT,云雾状、斑片状影已吸收,支气管感染基本恢复。因飞飞着急出院,反复找主管医生沟通,无奈之下,雷歆给仔细交代了回家要继续吃药、多休息等注意事项后,飞飞出院回家了,他又去送外卖了。
这是近期来院就诊患者的真实写照,尤其是高龄、超高龄、合并多重基础病老年患者的健康受到了最严峻的考验,老年病科二病区,与其他兄弟科室一样,日夜坚守在患者的救治战场上,
“老人的生命体征暂时平稳,但你们家属得一直守在身边,因为年龄太大了”、“从今天的片子看,你爷爷肺部的阴影已经变小了,再治疗3-5天就可以出院了”、“你这个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回家吃药治疗”医生和家属交谈的声音,掺杂着一阵阵咳嗽声~
“薛主任,9床患者的血压、心率降的厉害,您快来看看”一声声护士的呐喊声,“立即抢救”~,奔跑的急促声~
“12床呼叫、35床呼叫、40床呼叫、护士、护士、护士”,呼叫器加上家属的呼叫声~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像一曲曲奏响生命的交响乐。这音乐虽然称不上悦耳,但这里面有对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的无限期望、有你信任我我必全力以赴的坚持、有我是医者必不会弃你的信念。
编辑: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