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18:02:42
来源:西安市儿童医院
分享到
秋冬交替的季节
伴着新一轮的降温
各种“偷袭”娃娃的病毒和细菌也找上门来了
都是哪些病毒和细菌在“作妖”?
疾控科医师温馨提示
近期注意以下儿童健康问题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不能松懈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扩散蔓延,我市也存在多个中高风险地区,感染风险依旧存在。加之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一旦出现咳嗽,发热,全身无力,胸闷等症状,心中难免有些恐慌。所以,以下几个防范要点请您一定记牢。
1.勤洗手。在过去新冠疫情防控中发现,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物传人”的方式进行传播,有时也可能会附着在感染者衣服上、手上,在擦肩而过的瞬间转移到健康人身上。加上很多小朋友未能养成保持良好手卫生的习惯,如果没有洗手消毒就揉眼睛、触摸口鼻,就有可能导致病毒的“二次传播”!
2. 外出带口罩。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全国多地今年以来均报告有未做好个人防护被病毒“秒传染”的案例:两个人同时上洗手间,甚至擦肩而过,如果双方没有戴口罩,即使没有任何肢体接触,病毒也能传播。实践证明,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即使是在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空气相对流通,但在人流密集的情况下,仍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不论室内还是室外,只要还有其他人在场,就应佩戴好口罩,并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3. 每日勤通风。每天室内都要开窗通风,居家情况下每日至少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通风时可以带宝宝换一个房间,避免吹风着凉。同时还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打扫卫生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4. 谨慎出行,简化行程。非必要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同时简化自身行程轨迹,尽量做到两点一线简单生活。如果发现自身可能与感染者存在直接或间接接触,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主动减少与孩子的接触,呵护孩子的安全。
5. 做好自我及家人的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不适症状,应佩戴口罩立即前往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及相关接触史。
6. 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强有力的“武器”,只要是年满3周岁的健康儿童,就符合接种条件,建议及时、全程接种疫苗。
二、预防流感需从生活细节入手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易于病毒传播,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流行期。流感属于丙类传染病,传染性强,症状相对较重,发病后容易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酸痛、流涕、乏力等明显的全身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5岁以下儿童又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因此近期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细节。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用脏手触碰眼、口、鼻等部位;洗手时使用肥皂、消毒洗手液或手消,最好采用流动水洗手。
2. 适当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均衡膳食、健康饮食、注重营养搭配;每日开窗通风,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及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以防受凉。
3. 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环境密闭、通风不良的场所;家庭成员中出现流感患者时,避免直接、近距离接触,并及时对可能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尽量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学。
4. 在流感流行高峰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在每年流感发病高峰前的1个月到半个月,就可以接种疫苗了。不过,也不建议接种时间太早,因为保护性抗体一般可持续 6~8 个月,且会随着时间减弱。
三、水痘又到高发期
家长、学校老师都怕的“水痘”,一年四季都有发病可能,但多数病例集中在冬春季。水痘俗称“见面传”,托育机构或中小学等儿童集中场所一旦出现病例,容易通过飞沫传播(交谈/咳嗽/打喷嚏等)、直接接触(使用公用物品等)等途径进行扩散。近十年分析显示:水痘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所有传染病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20%以上,且全部发生在幼儿园和学校。那么,如何科学预防水痘发生呢?
1. 预防水痘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推荐于1岁-15个月和4-6岁年龄段各接种一次。
2. 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等场所中,应加强教室的通风、换气,也可采取紫外线照射、84消毒剂擦拭等方法进行消毒。还要教育孩子讲究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
3.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斑、丘疹、疱疹、痂疹等疑似症状,需要及时报告学校或幼托机构,并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水痘病人在出疹期要严格隔离,注意防止抓破疱疹引起感染,对患者的用品采用日晒或煮沸等方式消毒,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通常自发病起21天左右) 才能复学。(作者 荚婉茹)
编辑: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