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18:23:34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案例简介
王阿姨经保险公司销售人员介绍,认识了一位古董收藏专家,经过一段时间了解,王阿姨发现这位专家不仅十分健谈,而且还拥有诸多头衔,家里收藏的古董更是琳琅满目。几番交谈下来,王阿姨渐渐对古董收藏产生了兴趣。
在某次聚会中,专家邀请王阿姨加入古董收藏交流群,群里有将近200多人。每到周末,就有人在群里拍卖古董,卖方承诺可以保本回购和签署购买合同,购买流程看起来十分正规,买的人也不少。不仅如此,每逢节假日,专家还会给群友发福利,将一些名人字画免费赠予大家,王阿姨也收到了很多福利藏品。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王阿姨慢慢动了收藏古董的心思,先后将家里积攒的300万元全都购买了古董字画。
不久之后,王阿姨的儿子买房需要用钱,王阿姨便想将一些古董变现,结果发现这些古董竟然只有一两个是真的,大部分都是假的,根本就没有人回购,而那个专家也杳无音信。无奈之下,王阿姨只能去找当初那位保险销售员,结果发现这位保险销售员早已离职、不见踪影,百般懊悔的王阿姨最后选择了报警处理。
案例分析
不法分子通常以“回购保本+合同保障”的方式诱惑吸引喜欢收藏但又不懂得辨别真伪的中老年人。投资时需要谨慎核实公司的资质,确保收藏品的来源与去向正当、合法。理性收藏辨价值,在购买收藏品时一定要对藏品价格进行正确评估。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投资项目,拒绝业务员关于“返利”等可能使财产遭受损失的推销。
消费风险提示
1.不要轻信任何高收益的回报项目。
2.选择正规的投资渠道,谨慎对待房产等大额投资项目,投资前要跟家人商量或向专业人士咨询后再做决定,不要急于一时。
3.在选择“第三方公证机构”时,要选择正规的、国家认可的机构。
4. 对任何需要签字的合同、文书等文件要持有谨慎态度,评估风险后再决定是否签署。
编辑: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