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5 14:25:1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关节病医院院长许鹏教授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雷波教授团队在生物医学领域顶级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中科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为14.593)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multifunctional bioactive citrate-based biomaterials for tissue engineering”的综述型研究论文。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医院王敏博士后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许鹏教授和雷波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指出具有多功能性的聚柠檬酸酯基生物活性材料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论文的发表意味着许鹏教授团队在生物医学领域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际认可,也使西安市红会医院多元化科研发展模式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逐渐步入国际前沿。
聚柠檬酸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生物活性材料,具有合成简单、可控的力学性能和仿生粘弹性、生物降解单体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可进一步功能化修饰等优点。
近年来,基于聚柠檬酸酯基材料可控的力学性质和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制备合适的血管移植物,用于模拟天然静脉和动脉;通过掺杂羟基磷灰石、β-甘油磷酸钙和硅元素促进骨再生;通过对聚柠檬酸酯基材料结构的调控促进软骨基质的生成;通过聚柠檬酸酯的弹性体、纳米纤维和水凝胶具有合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活性,用于肌肉和皮肤组织修复;通过聚柠檬酸酯的递送载体可以有效地负载并递送各种药物和基因,维持药物、基因的活性和功能;通过聚柠檬酸酯基材料独特的化学结构,表现出稳定且可控的荧光性质,在生物成像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因此,聚柠檬酸酯在心血管、骨和软骨、肌肉、皮肤、神经和脊髓、生物成像以及递送载体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其中许多材料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该论文详细总结了聚柠檬酸酯基材料在多功能化设计和生物医学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开发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柠檬酸酯基材料的方法,以满足各类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需求,如上图所示。
随着再生医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以及新治疗策略和临床应用的发展,聚柠檬酸酯等生物活性材料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也逐渐受到重视。本综述为多功能性的聚柠檬酸酯基生物活性材料的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推动材料和生物医学的高质量交叉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组这一成果的顺利完成,也得益于西安市红会医院院领导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该成果是红会医院又一篇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学术论文,是西安市红会医院长期坚持不懈紧抓科研工作的缩影,是医院科教研高质量、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原文链接:ScienceDirectScience DirectScienceDirect helpElsevierRELX Group
通讯作者介绍
许鹏,一级主任医师,博士,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院长及学科带头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获得者,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主要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髋关节学组副组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国际骨循环研究会中国区常务委员。
编辑: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