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 16:04:52
来源:西安市第五医院
分享到
特发性炎性肌病(IIDM)统称为肌炎,分为多肌炎(PM)、皮肌炎(DM)、散发的包涵体肌炎、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炎、抗合成酶综合征。成人患者中以皮肌炎、多肌炎、包涵体肌炎多见。上述各种类型的特发性炎性肌病可累及肌肉、皮肤和肺等不同靶器官和组织,导致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观察到以皮肤为主要受累器官的DM、CADM其预后比仅累及肌肉的PM差,特别是CADM患者,在国际上提出“皮肌炎样皮病”的命名。
无肌病皮肌炎(CADM)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皮肌炎的一个亚型,指仅有皮肤损害而没有肌肉损害表现的一类皮肌炎,即CADM患者有皮肌炎样的Gottron丘疹, 可有紫红色眶周水肿性红斑,皮疹发生后的2年内临床上没有近端肌肉受累的表现 ,病程初期2年内肌酶谱正常,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 ,容易引起肺间质病变,病情进展快,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或延误诊断,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尤其重要,故寻找诊断的特异指标就显得更为重要。
Sato等首次发现部分合并ILD的CADM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类特殊抗体,其抗原为相对分子量为140kDa的多肽,将该抗体命名为“CADM-140抗体”。后证实该抗体的自身抗原为“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 5,MDA5),故目前该抗体又被命名为“抗 MDA5抗体”。
抗 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是皮肌炎的一种类型,是指在进行血液检查时发现有MDA5抗体阳性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出现之后患者可能会产生比较明显的皮疹、肌无力症状。早期病情比较轻微,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快速发展,对后期生活会有一定的影响。抗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具有那些特点?
皮肤溃疡
抗MDA5抗体的阳性率与皮肤溃疡的发生率相关,且抗体水平与皮肤溃疡的严重程度(溃疡的深浅和累及部位的多少)相关。即抗 MDA5抗体阳性患者皮肤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者,皮肤溃疡多发生在肢体远端、肘、耳廓或臀等部位;抗体水平高的患者皮肤溃疡均为深在性伴坏死结痂且累及多个部位,而抗MDA5 抗体水平低的皮肤溃疡均较为浅表、单一。抗MDA5抗体阳性者肢体远端还可见紫红斑等血管炎样皮损。
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ILD)
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中ILD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且急进性、亚急性IL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
弥漫性脱发、口腔溃疡
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容易出现弥漫性脱发、口腔溃疡等表现。
肌痛、肌无力
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肌痛、肌无力等主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阴性组,称为“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 ”。
声嘶或/和呛咳
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声嘶或(和)呛咳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CK水平
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的CK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组。
LDH水平
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LDH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
血清白蛋白水平
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
ANA阳性率
ANA阳性率在抗MDA5抗体阳性阴性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预后
抗MDA5抗体阳性、水平越高(大于500U/ml),临床上多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呼吸,预后越差。DM、CADM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PM患者。资料显示,DM、CADM预后差的最主要原因是肺间质病变(ILD)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显著高于PM。
总之,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是一种治疗难度比较大的疾病,而且恢复的可能性相对来说比较小,预后效果比较差,因此出现典型皮疹伴肌无力肌痛者,要及时就诊,尽早明确诊断,规范治疗。
编辑: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