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2 20:48:21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 (记者 张华) “妈妈,你把病毒打跑了没?”“还没有”……视频中的孩子头上裹着厚厚的纱布,听到妈妈的回答后就放下电话走开了,赵梅眼眶湿润,心里充满了对孩子的愧疚。
赵梅是西安第九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此次西安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支援核酸检测工作。自疫情开始至今,一家三口分隔在不同的地方,5岁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照顾。一家人谁都无法照顾到彼此,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奔赴
2021年12月,西安爆发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大范围的核酸检测随即展开。12月14日下午,赵梅所在的西安第九医院第一时间接到任务后,积极组织核酸采样队支援曲江新区的核酸采样任务。由于孩子幼儿园也在核酸检测范围内,丈夫单位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到孩子,在接到医院的紧急任务后,赵梅第一时间联系到孩子的爷爷,嘱托老人带孩子做核酸并接回到爷爷家里居住。
“作为医务工作者,明白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安排好孩子,解决了后顾之忧”,赵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核酸检测的工作中。从12月14日开始至12月29日,从曲江新区到雁塔区、碑林区,赵梅和她的同事们无惧寒冷无畏风险,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
12月29日下午,赵梅再次接到紧急任务后与同事们在医院集合,经过了四天非常严格的穿脱防护服训练,2022年1月3日,西安市第九医院第二批抗击新冠肺炎医疗队60名队员接到医院紧急任务后,立即奔赴至向阳沟集中隔离点开展相关工作。赵梅是这支医疗队中的一员。
“战疫”
作为隔离点的核酸采样人员,“控感”是保护自己和群众避免交叉感染的首要防线,而每一次的核酸采集都是一次直面病毒的考验,因此,医护人员的“控感”尤为重要。入驻向阳沟隔离点的当晚22:00,医疗队按照防控要求迅速穿好防护服即刻出发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在凌晨4:30完成任务后,准备脱防护服时,遇到隔离人员正在入住,所有通道全部封闭,医疗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户外完成脱防护服流程,而此时户外的温度已是零下4度。
在隔离点,医疗队每天要逐楼层逐户完成五百人左右的核酸检测,工作量非常大。医疗队按照控感要求,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总结完善,优化各类工作流程,对有限的环境做了清晰的区域划分,如划分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等。控感督导员魏莉主管护师严格按照国家控感要求,逐一指导大家穿脱防护服,合格后方可上岗。
为了高效、安全的完成每次任务,队员们在核酸采样前尽量不吃不喝,一忙就是6、7个小时,有时时间更长。辛苦不言而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完成”赵梅说。
“愧疚”
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赵梅会和孩子视频,但是电话接通后孩子总是“不愿意”和自己说话,出于母亲的直觉,她的心里有些担心,在她持续的叫着孩子名字后,镜头前的画面让她泪目了。原来就在赵梅进入隔离点后不久,孩子在家不小心撞伤了头部,因为伤口较大,医生进行了缝合处理,爷爷担心会影响她的工作,就没告诉她孩子受伤的事。看着头上裹着厚厚的一圈纱布的儿子,赵梅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已经一个多月没见孩子了,每次和孩子视频孩子都不太愿意跟我说话,心里很难受。”赵梅说,因为孩子每次都会问她“妈妈你把病毒打跑了没?”她的回答都是“还没有。”每当这时,孩子就放下电话自顾自地玩去了。“平时一家三口在一起感情非常好,只有寒暑假才会去爷爷奶奶家,现在孩子都不愿意和我说话了,我感到很愧疚。”
温暖
一次和同事聊天中,赵梅无意中提了一下孩子的事情,外联部李主任知道了此事后,汇报给了医院党委。随即,经医院安排,相关领导专门去家里看望了老人和孩子。“这让我感到特别温暖!”赵梅说,“这是我确实没有想到的,我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给大家添麻烦,因为医院现在所有人都特别忙”,“医院领导的关心和爱护,让我特别感动!有了医院坚强而有力的后盾,我感到很安心。”
赵梅表示,此次疫情以来,医院在各方面尽全力支持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此次入驻隔离点当晚,医院连夜给医疗队送了全新的被褥、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一周内又陆续送了各类药品和生活物资。医务人员有任何需求,医院都会尽最大能力及时安排专人送到。
“在九院这个温暖大家庭的守护下,我们有力量有决心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赵梅说,现在孩子头上的伤口已经拆线了,恢复的很好,但只要一想到当初视频中的一幕,她的心里仍然非常难过。
“待到春暖花开时,当孩子再问起这句‘妈妈你把病毒打跑了没?’一定会大声对他说‘是的,我们赢了!’相信这一刻将很快到来。”赵梅说。
编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