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6 15:50:1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近年来,伴随着全社会保险覆盖率的不断扩大,保险欺诈风险逐步显现,相关犯罪案件逐年增加。据统计,2020年保险诈骗类涉刑案件已达保险业案件总量的90%,案件风险形势严峻。
保险欺诈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保险行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损害了社会诚信体系。
部分造假事件不仅引起社会广泛热议,而且诱发“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不断增加,在多个网络公众平台上出现对于“代理退保”的不实评论,甚至怂恿和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等行为。
平安人寿陕西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代理退保”不仅会给消费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导致消费者保险保障的缺失;而且还存在个人信用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消费者也会因为编造理由、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非法行为构成保险欺诈,致使消费者处在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之中。
共建诚信 远离保险欺诈
那么,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该如何远离保险欺诈呢?
首先,消费者需要了解什么是保险欺诈?
保险欺诈是指利用或假借保险合同谋取不法利益的行为。
保险欺诈主要包括: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类欺诈行为;保险合同诈骗类行为。
保险欺诈常见类型有:谎称发生保险事故;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伪造编造保险事故;夸大保险事故;虚构保险标的。
保险欺诈有哪些危害?
1、侵害保险消费者权益:保险欺诈直接骗取保险消费者的保费资金,善意投保的保险消费者权益将受到侵害。
2、破坏保险市场和金融秩序:无论是投保人的恶意行为还是保险人的欺瞒行为,都对整个保险市场和金融市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市场秩序和规则。
3、阻碍信用体系建设:保险欺诈多基于道德滑坡,拜金主义影响,处于对金钱的渴望实施欺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造成严重阻碍,是不利于保险行业的稳定发展的。
安全放心消费 这3条警示要牢记
为避免保险欺诈,平安人寿陕西分公司提醒消费者以下三条消费警示要谨记:
1、要做到“如实告知”
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客户应该在投保时如实告知财务情况、健康状况等重要信息,确保合同成立有效。
2、投保应趁早
不应在出险后再想到购买保险申请理赔;出过险,仍可以投保,只要投保时如实告知,经过保险公司评估,合同仍可以有效成立。
3、提供真实材料
当案件真实发生时,客户应该提供准确、完整的理赔申请材料,确保快速获得理赔款项。
实习编辑: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