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14:27:46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阳光讯(麦随风 记者 郑亚雷)在患者眼里,大兴医院消化外科护理团队的护士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在这里,“千方百计对患者好”的白衣护士们,视患者为亲人,患者享受的是“入院如回家”一般的暖心呵护。
最可贵的是,2020年,在疫情肆虐举国担忧的危急时刻,科室26名护士全员请战,两人先后驰援武汉,把家国情怀融入巾帼担当。她们为国分忧的一言一行,为患者服务的一点一滴,都绽放着最美的巾帼风采。
感动:“80后之家”的温暖心意
“我正在做一个彩色‘荷包’,可以挂在胸前装手机。快织完了,我想把它送给小张护士。”在大兴医院普二科67床旁边,陪床的赵阿姨举着手中的毛线针织,笑呵呵地说。
今年65岁的赵阿姨,陪床照料的不是自己的亲属,而是同一个街坊里的老朋友——80岁的罗阿姨。“罗大姐能歌善舞,在我们一群朋友里人缘特别好,大家都喜欢和她在一起。她儿女在国外,不方便,这几天我就来照看她。”
赵阿姨为啥要送“荷包”给小张护士?“前几天夜里罗大姐病情发作,疼得在床上打滚。”赵阿姨说,“她一疼我就着急,不到一小时,我喊了医生护士十几次,小张护士一叫就来,特别热情、有耐心,护理得很专业也很细心。”
赵阿姨说到的“小张护士”,是消化外科的年轻护士张淑婷。
那天晚上,张淑婷的耐心和细致,让赵阿姨特别感动。这不,空闲的时候,赵阿姨就用彩色毛线织了一个“荷包”,想表达自己的谢意。“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遇到这么好的医院,这么好的护士,是病人的福分。以后我要是病了,也来大兴医院看病。”
大兴医院消化外科被誉为“80后之家”,来这里住院治疗的患者,近一半都是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
一位92岁患上结肠肿瘤的病患,已经做过2次手术,因为年龄太大,不易恢复,多家医院不敢接收。这位患者来到大兴医院后,施海主任接受了这位病患并且亲自为患者手术,术后第一天,在护士搀扶下即可下床活动。
面对高龄患者的疑难伤口造口护理,护士长陈新莉带领护理团队精益求精,还帮行动不便的高龄患者擦身体、洗脚,用开朗的情绪鼓舞患者乐观起来。
经过一周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从陕北赶来的患者家属,亲手把一面“视医德如生命,对患者胜亲人”的锦旗送给当值医生和护士长陈新莉。
这不是个例。自2020年以来,大兴医院消化外科护理团队已成功处置了100余例护理难题,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
信念:千方百计对患者好
“千方百计对患者好”,是大兴医院消化外科护理团队的执业信念。对每一位患者,护理团队综合考量其年龄、民族、病情、陪护人员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咦!这里咋有一股香喷喷的味道。”路过病区的开水间,一股小米粥的香味散发开来,原来是患者家属正在煮粥。陈新莉介绍,对肠胃虚弱的患者来说,“粥”是辅助康复的食疗佳品。消化外科来自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患者比较多,为了照顾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科室专门设立了煮粥的地方。
在“煮粥点”旁边,有一台冰箱,里面有为化疗患者准备的柠檬片、水果糖等物品,也有为手术患者准备的“爱心护理包”。据介绍,柠檬片、水果糖有助于缓解肿瘤患者化疗反应,而爱心护理包则有助于手术患者康复。为了鼓励患者下床活动,楼道专门设立了活动地标线,为患者作指引。
微信群“跟踪服务”也是护理团队的一大特色。护理团队为出院患者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不论患者在天南地北,在微信群里,他们的健康问题都会得到答复。
同时,护理团队还利用好医生咨询平台、家庭随访、电话随访等形式,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护理团队专业的指导与咨询。
一年来,护理团队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100%。
担当:从驰援武汉到就地坚守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全国人民情牵武汉。危急时刻,消化外科26名护士主动向医院请战,其中2名护士驰援武汉。
作为陕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护士张茜在疫情的阴霾下,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工作了65天,她主要负责患者的体温监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标本采集、治疗用药等。护士蔡慧作为陕西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了48天。能歌善舞的蔡慧,在闲暇之余,带领方舱医院的轻症患者“跳广场舞”,为患者唱歌,为方舱医院每一位患者带去了“冬天里的温暖”。
同时,科室还从护理团队抽调3名护士支援医院隔离病区,主要负责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治疗以及生活护理。
在抗疫阻击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她们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第一线,以坚毅的巾帼担当,成为挡在灾难前的一道坚强盾牌。
在荣誉奖章和证书铺满的桌面上,记录着“穿过荆棘丛之后的鲜花和掌声”,上面写着醒目的“感谢有你 山河无恙”以及“蔡慧,武汉人民感谢您!”
明亮的病区环境,完善的护理流程,贴心的护理服务,乐观的心理抚慰以及患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暖心评价,让大兴医院消化外科护理团队成为院级护理“标杆科室”。这支“白衣娘子军”,平日里为患者和风送暖促康复,关键时刻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国重任。她们用汗水、责任和担当,擦亮了新时代巾帼群英的最亮底色。
编辑: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