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西安市第四医院专家提醒:关爱双眼 应远离视疲劳

2020-05-31 15:58:13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阳光讯(武佩妍 记者 张华)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眼睛干涩、胀痛及视物模糊等视疲劳的症状。西安市第四医院眼屈光中心提醒大家,关爱双眼,应远离视疲劳。

  
  什么是视疲劳?专家表示:视疲劳又称眼疲劳,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人眼长期、过度的紧张活动超过其视觉功能所能承载的负荷,导致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眼部不适或伴有全身症状的一组症候群。视物时症状加重是其显着的临床特征。
  
  视疲劳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用眼后出现:视觉障碍,视物不能持久、远近不能调节、视物变形、视物不清或重影、视物不稳等;眼部不适,眼酸、眼胀、眼痛、眼干、眼烧灼感、流泪、眼痒、异物感及眼眶疼痛等;合并全身症状,头痛、眩晕、恶心、记忆力下降、胃部不适、急躁、心悸、失眠、其他神经官能症等。
  
  为什么会出现视疲劳呢?视疲劳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疲劳综合征。其病因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成三类:
 
 
  
  眼部因素。如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配镜视疲劳,如近视度数偏高、远视度数不够等;两眼屈光度相差大;视功能的异常如双眼异向运动功能失调、调节功能障碍、追随运动和扫视运动失能等,隐斜视、眼外肌麻痹、眼肌用力不平衡;老视,老年人由于眼肌调节力下降看近物不清;眼部疾病如干眼症、上眼睑下垂、睑板腺功能异常等。
  
  环境因素。照明不足致对比度下降或过强致眩光、光源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注视的目标过小、过细或不稳定、长时间近距离工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工作、VDT综合征(由于长时间进行视频终端操作而影响眼睛和身心健康所产生的一组疾病,也叫技术紧张性眼病)等。
  
  精神、心理和全身因素。个人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如精神压力大、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身体过劳的更易出现视疲劳。此外,某些特殊时期(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都可能出现视疲劳症状。
 
  
  如何缓解视疲劳?一定要先找出引起视疲劳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对病因、正确矫正,以缓解视疲劳;对于一些视功能异常的情况,也应在医生建议下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双眼视异常的训练及矫正,及时将视功能拉回“正常状态”;对于精神心理因素的患者,必须进行相关的精神心理治疗和疏导。
  
  改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光线,对于室内照明,尽量采用光线比较柔和的光源;写字时,光线最好从左前方照到书本,以避免写字时光线被右手挡住;看电视时人与电视的距离大于荧光屏对角线长的5-6倍,且保持室内光线良好;减少乘车及卧床阅读时间;避免夜间长时间直视手机视频。
  
  合理用眼,要减轻眼睛的疲累感,当然要避免长时间持续用眼(一般建议用眼45分钟休息10分钟);端正读写姿势,书本放在距眼睛30cm以上的地方,休息时应远眺,在操作电子屏幕时保持一定的距离;此外也可以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让眼睛也更健康。
  
  采用药物治疗,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睫状肌功能和增加睫状肌血流量改善眼的调节功能,减轻眼部不适。使用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羟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聚乙醇滴眼液等)增加眼表的湿润度,改善眼部干燥症状。使用抗胆碱能滴眼液,如山莨菪碱滴眼液,能减轻眼部平滑肌及血管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
  
  富含叶黄素的食品可以用于对抗视疲劳,可食用一些有色蔬菜如西兰花、芥蓝、菠菜、芦笋、玉米等;此外如蓝莓、花青素这一类抗氧化的食品,对于预防视疲劳有益。
  
  采取雾视法、远眺法、眼保健操并配合眼周穴位按摩等物理疗法,放松眼部肌肉,改善眼周循环,消除眼肌疲劳,改善视力。
 
编辑: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