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21:34:32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分享到
十五岁的我:
这封信来自三十年后,记述着你的过去,我的未来。
也许你会诧异我成了一名历史老师。我还记得那时你多么讨厌文科,纵使对历史抱有兴趣,也一样觉得它毫无用处,又记背甚多,哪里比得上数理化这等改变世界的学科呢?于是,带着造福世界这等宏大理想,一直努力想学好理科。
但也许是天赋使然,面对理科那千变万化的思路,复杂繁琐的公式你头疼不已,但这没令你放弃,你甚至不惜放弃文科的学习专攻数学的难题;放弃周末参加化竞学习;合上《世界通史》多做几道物理大题。努力会带来回报,得到意味着舍弃,理科成绩的增长是明显的,但文科也被忘记。你并不后悔,因为坚信理科能助你改变世界。起码暂时如此。
失去方知珍惜,这时,你才常常在题海遨游过后,翻开桌边蒙上灰尘的书籍,那本世界历史被你翻得脱页;拿破仑的传记曾被你正读一遍,反读一遍;晦涩的文言古史也曾伴你一轮四季。不过当时,你已无心再把它们读个通篇,因为你要继续为理科梦想而奋战到深夜……只是你是否还记得什么让你甘愿埋首在桌前。
然后是我的故事。又在大学拼命学了六年,我学到更多,但总结下来,不过是学会用权衡活在这世界。在名不见经传的研究所,从未有创造性的发现,从未有自主的研究,只为保持地位写了大把跟风的论文,多到足以让我借此成为行业的精英,凭资历坐上副所长的位子。也许这已是顶峰?但我回首时,却看不到起点。
2050年,科技爆炸带来了社会高速发展,但也许,它真得太快太快,我不停追逐着最前沿,论述着前人最新的发现。我没有超人的天赋,只能在权衡中选择远离梦的一面,牺牲自我换取声誉与金钱。于是没有创新、没有实践、没有了最初的心愿……
不只我,在大学、研究所、家属院,我所见到的一切,“权衡”“权衡”还是“权衡”!发展的洪流冲散了无数人曾经美好的希望花园,被迫在钢铁都市中选择囚禁自己在利于生存的冰冷房间。追梦的人在权衡中走向地位与金钱。想改变世界,却被世界改变。
我又想起角落里泛黄的书页,虽然长久不曾翻看,徒是占有一角空间,但不知为何我保留它到现在。已翻烂的历史,重读却有新的感觉。令我触动的的不再是拿破仑的一往无前,而是他哥哥将雄才大略留在乡间;项羽的霸气,不因为他曾君临天下,只因他内心始终是江东的少年;我不原谅李煜的昏庸,但体谅他热爱文学的真心一片。
后来,我毅然辞去了研究所的工作,在非议中重修五年历史专业,我知道了自己想做什么。我已无力改变世界,但可以教导那些继承我理想的少年,于是以老师的身份回到了熟悉的校园。
我从历史中看到了最优的选择从未通向最完美的结局,放弃好的,才能迈入更好的新世界。这是来自三十年后的忠告,坚持你所坚持的,铭记初心,在权衡中选择指向初心的道路。我见证了太多沉沦,也曾经沉沦,笔直的只有邪路,让人轻易走上远离希望的迷途。唯有初心,能在曲折中引人走在正道,回首时,起点仍在身旁。
我的过去已经注定,你的未来却有无限希望。
三十年后的你
2050年4月17日
本文作者系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一(8)班学生 李恺华
指导教师:赵田
编辑: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