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服务编号:61120190002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63907152

新闻热线:029-86253335

当“不惑之年”的自己带着少年时的自己回忆往事时...

2020-04-13 20:58:19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多年以后的自己写给2020年4月的自己,有的同学“安排”两个“自己”在同一时空相对话,而这位同学将以不惑之年的身份对“过去”的自己诉说往事,接下来还有什么奇思妙想?我们期待...
  
2020年的罗皓文:
  
  你好!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窗外,防空警报又一次响起,鸣出悲凉凝重的低音,让我想起三十年前的那个清明——那时,你与我现在一样,怀着对逝者和英雄的哀思做无声的追悼——只是那时你还是个十七岁的高中生,如今,我已过了不惑之年。
  
  回首从2020年到如今的每一个日夜,我想起无数的故事,无数的喜悦与悲伤,无数次挫折和考验,无数次成就与辉煌。这一次次的经历乘着时光那奔腾不息的潮水跨过三十年的岁月把你推向了我,让一个少年,成了今天正在写信的这个中年人。想到我的这些回忆将成为你的未来,我不禁心潮澎湃……
  
  我记起你高中毕业的那个夏天。
  
  面对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你第一次站在了人生重大的分岔路口,手中的笔,写下的将是你人生的道路。父母、老师、亲戚、朋友……无数个声音在你耳边响起,想为你指出一条一生的路。但你的心早已坚定——在那个疫情来临的新年,在目睹了疾病对生命和世界的蹂躏之后,你就已暗下决心,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生命科学,献给这项拯救人类的事业。时隔二十多年,我仍然感受得到填报志愿那天你的激情与热切,并深深感激你那天的决定。
  
  我记起你求学的漫长旅程。
  
  数年的潜心学习,让你一点点靠近着自己的理想,无数个图书馆里静静阅读的顿悟时刻,向你展示着大千世界的生命奥秘;实验室里的漫长等待之后,显微镜下闪烁着可能决定着未来的奇迹的闪光。你焚膏继晷,孜孜不倦地学习,探寻着知识的疆域;你也从未忘记内心深处的初衷和理想,研究生命,是为了保护生命。你把十七岁时在新闻里看到的钟南山院士作为榜样,你渴望着有一天能像他一样用自己的行动捍卫这世界的美好。学术研究有时是枯燥的,结果有时令人沮丧,但你坚持着一路走了下来。今天的我,必须感谢那个努力的你。
 
  
  我记起你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
  
  站在研究所里复杂的实验仪器前,你感到激动而振奋。终于,站在历史上无数研究者的肩膀上,你可以在这片领域开始自己的探索;终于过去十几年的所学可以发挥作用,让你为全人类的健康和未来贡献一点自己的绵薄力量。你的身旁,是更多的和你怀着同样理想的同事,与你携手共进,立志在科学史上写下新的辉煌;你的身后,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与你十七岁时相比,她此刻更加繁盛,能为像你这样的研究者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而你的面前,是人类百年来的理想——攻克那些被人们视为绝症的疾病。你接过前辈递来的火把,骄傲地变成为了这个伟大梦想而奋斗的学者中新的一员……
 
  
  我记起你受邀主讲的那场青年电视公开课。
  
  你讲到科学的深邃,讲到生命生命的奇妙,讲到奉献和坚守,讲到美好与希望……当互动环节中主持人把你十七岁那年所见证的那场灾难的资料片打在屏幕上时,你热泪盈眶。你说起那场灾难留给你的深刻印象,你谈起那些受难的人民和勇士怎样在你心中种下了研究生命科学的理想的种子。那一幕幕悲壮的情景,你从未忘记,它们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悲痛,却也燃起了你心中理想的火种……“终于,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人类已经战胜了各类冠状病毒。”讲过当年的灾难之后,你热泪盈眶,宣布了整个科学界十几年努力的成果,台下掌声雷鸣。
  
  时光如梭,时至今日,那场灾难过去已经三十年了。信写到这里,我已是感慨万千。相信你看到了这些未来的故事,也会情不自禁地心潮澎湃吧。请你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用从今天起的每一份努力去铸就心中的理想!
  
  此致
  
敬礼
  
47岁的罗皓文
  
2050年4月5日
  
本文作者系西安高新第一中学高二(10)班学生 罗皓文
 
编辑:佳佳